第10版:聚焦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血肉筑就抗战生命线

抗战时期滇缅公路档案文献图片展在楚雄大理保山德宏同步巡展

楚雄市学生代表参观图片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大理州群众艺术馆人头攒动

8月19日,“血肉筑就抗战生命线——抗战时期滇缅公路档案文献图片展”在滇缅公路沿线楚雄、大理、保山、德宏同步巡展,每个展点展出时间为1个月。

此次图片展立足于史实,围绕滇缅公路抢修、军运、切断、复路全过程,讲述了抗战时期云南各族民众不惧寒苦,筑路救国的感人故事。展览分为“山川震眩·烽火危局”“血肉筑就·抗战通途”“战略动脉·托举山河”“护路保通·断裂重生”“历史回声·精神传承”五个部分。

在楚雄市档案馆举行的开展仪式上,大家共同品读了《黄人钦致其妻商幼兰女士信》《南侨机工白雪娇留给父母的一封告别信》《修滇缅公路纪念歌石碑》档案节选,深刻感受到了中华各族儿女在国家危亡之际众志成城、团结御侮的伟大抗战精神。

大理州群众艺术馆展览现场,一张张泛黄的照片记录着男女老少齐上阵,在陡峭山壁间奋力开辟道路的场景;施工图上弯弯曲曲的线条,勾勒出公路穿越崇山峻岭的轨迹;斑驳的会议记录,清晰记录下当年修建公路的紧迫感,直观展现滇缅公路背后的历史记忆。

图片展中,90%的展品为首次公开,包括滇缅公路的训令、指令、办法、呈、函、代电及会议记录、工程报告、公路路线图及施工图、照片等。一张张珍贵的档案文献、历史图片,真实还原了抗战时期滇缅公路的悲壮筑路史。

滇缅公路于1938年紧急抢通,全长1146.1公里,东起昆明,西行经畹町出境,直通缅甸腊戌。这条由云南20万各族民众在崇山峻岭中以血肉之躯筑就的公路,是当时维系中国抗战外援物资输入的“生死通道”,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报记者 吕瑾 李丽 摄影报道

  • 血肉筑就抗战生命线

  • 烽火淬炼英雄胆 窑火映照赤子心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