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苏州市姑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向苏州定园旅游服务有限公司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定园进行处罚,吊销其营业执照,此举开创了我国旅游景点因虚假宣传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先河。 《新京报》评论:说起定园,这个景点不仅在苏州旅游市场声名狼藉,即便在中国的旅游界,也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定园堪称活脱脱的一座山寨版苏州园林,它不属于文物,只不过是在遗址上重建,毫无江南园林韵味,山寨气息浓厚。然而,就是这座在苏州园林中从来排不上号的景点,近些年一直游客盈门。其中秘诀无他,那就是通过营销,和一些黑心导游相互勾结,打着“刘伯温私宅”等名号坑蒙拐骗。 现在,定园终于被吊销执照,面临关门大吉。不得不说这个结果也是定园咎由自取。定园坑害消费者,败坏苏州园林的名声,已有很多年,消费者投诉和媒体曝光,不知有多少。对此,当地管理部门之前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包括罚款、整改、取消3A景区资质等等,但是定园的乱象并未得到根治,最终,不得不祭出吊销执照的“大招”。显然,在管理部门眼里,动用吊销执照这一处罚,是很慎重的。不仅苏州的管理部门如此,其他地区也一样,不然,定园被吊销执照也不至于开先河。其实类似定园这样的山寨景点或者说是李鬼景点,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有。 定园之外,还有多少“山寨景点”亟待清理?对于那些涉嫌虚假宣传、屡教不改的山寨景点,相关部门同样不应继续宽纵下去。许多山寨景点往往获评国家3A景区乃至更高的等级,这些“带病申报”的景区为何这么容易被评上?一些山寨景点屡屡遭遇投诉和曝光后,其国家级景区的身份往往依然保留,即便有景区被摘牌,但也是经年累月之后。这从侧面反映出,景区摘牌机制的门槛过高,急需改革。该摘牌就摘牌,该吊销就吊销,对违法景点无需手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