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01月07日 星期一
第A15版:副 刊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19年01月07日 星期一
鸟 谱
护花使者

    □ 王家凯

    每年5月,昆明蓝花楹盛开的时候,人们争相摄影留念。微风吹过,蓝色的花朵纷纷飘落,人们给取了个浪漫的名字:蓝花雨。在蓝花雨飘飞的时候,有一种小鸟喜欢在花间跳上跳下,飞来飞去,把蓝花楹上的蚜虫当美食。这种小鸟就是麻雀。

    蓝花雨飘过,荷花开始进入花季。荷塘里,随时可以见到麻雀在荷叶间钻进钻出,捕食各种害虫。只要你留意,哪里有鲜花盛开,哪里就能见到麻雀在花丛中捕捉害虫,不仅如此,在农田里,也能见到麻雀捉虫的身影。将麻雀称为“护花使者”一点也不为过。

    麻雀护花、护庄稼,但它也会偷食地里的谷物。20世纪50年代,就因这一点,麻雀与老鼠、苍蝇、蚊子一起被列为“四害”,成了“消灭”对象。当时,我正在读初中,对麻雀的围剿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开始,每天吃过晚饭,同学们自由组成“战斗小组”,分头前往学校附近的村寨掏墙洞,毁雀窝。过了不久,学校师生全体出动,到学校周围的田野、路旁敲锣打鼓,大声喊叫,其意是让麻雀无处落脚,活活累死。这样的“战斗”系全国统一行动。第三阶段,学校放假一周,让学生各自为战,打死麻雀后将脚砍下以统计“战果”。说是消灭麻雀,其实,当时殃及的是整个鸟类。

    在这次围剿中,自认为高明的人类并没有取得“胜利”,反而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第二年,我就学的学校附近粘虫将田里的稻苗吃得光秃秃的。于是,同学们又被组织到田里去捉虫。

    麻雀吃粮,也吃害虫。这一道理终于被人们所认识,麻雀这才甩脱了“四害”之名,但麻雀的厄运却并未就此结束,麻雀又变成了一些人的美味佳肴。

    经历一次又一次厄运,麻雀顽强地生存下来。它们整天忙碌着,在花丛中、在田野里不停地捉虫;稻谷熟了,它们照样去大饱口福;有屋檐的地方,它们同样去做窝,生儿育女,与人依然十分亲近。那些曾经的不愉快,仿佛压根就没有发生过。

    这就是麻雀,饱受了磨难却本性不改的麻雀。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