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凡 接二连三下了几场绵绵秋雨,屋里潮湿起来,墙面上冒出晶莹剔透的小水珠,地面也湿漉漉的,床上的被褥、枕头散发出刺鼻的霉味,书架上的书籍也如水洗濯过一般。 这天清晨,阳光拨开乌云露出笑脸,趁着大好时光,母亲把被褥凉在屋顶,父亲则把一沓沓书籍搬出来晒晒太阳,让文字温暖起来。 书籍摆放在楼层上,一本挨着一本,整整齐齐的,此时的父亲俨然一个一丝不苟的将军,那些书籍就是服从他命令的士兵。整个早上,父亲都忙碌着打理他心爱的书籍,小心翼翼地一页一页翻看,不让每一个文字受到冷落,在明媚阳光的照耀下,似乎每一个文字都有了精气神,都在手舞足蹈。那些折叠的页码,父亲用手轻轻摊开,看到残缺破损的页码,就用胶水修补好,见到灰尘就用抹布擦干净。父亲虽然在学堂念书不多,对待书籍却如此细心呵护,我自叹不如。 我好奇地凑前看, 有的书籍分明年代久远,封面在岁月侵蚀下千疮百孔,密密麻麻的繁体字暴露在阳光下,瞅着那些让人捉摸不透的文字,就像我捉摸不透父亲的心思一样。有些完好无损的书籍可能是最近新买的,大多是关于种植、养殖之类的,我有些纳闷,父亲种了一辈子庄稼,到了花甲之年,是不是还想在农业方面大展拳脚?父亲的意思是,到了这个年纪是该总结自己的得失了,就像我们开年要写计划,年终要写总结。人呀,这一辈子可不能总是糊里糊涂的。 尽管有的书籍早已面目全非,可父亲总是舍不得把它扔了,这不像父亲大大咧咧的风格,平时看着破旧的物件,母亲舍不得丢,可父亲执拗着扔得远远的,而眼前破旧不堪的书籍,他却爱不释手。他说,这些书籍早已成了他的老朋友,相处久了,有了难以割舍的感情。 村里很多人不明白父亲整日侍弄这些无用的书籍有何意义,确实,在村里哪有多少老人有闲功夫折腾这些破玩意,他们不知道书籍传播知识,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读书人的脸面。我却在父亲耳濡目染下,受益匪浅,感受到书籍的魅力,学到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学到了凡事要有始有终,锲而不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