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商品或服务,老客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客户要贵出许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大数据杀熟”。27日上午,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大数据杀熟”问题调查结果:过半被调查者表示有过被“杀熟”的经历,而网购平台、在线旅游和网约车等消费大数据“杀熟”问题最多。
(3月27日新华网)
点评:“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大数据本应该更好地服务客户,却被商家用来“精准加价”,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也损害自身品牌公信力。——飞向你那边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