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05月16日 星期四
第A16版:时评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19年05月16日 星期四
社论速读

    尽快给学生补上“劳动教育”这门课

    在部分学生和家长眼里,劳动无足轻重。不少学校没有开设劳动课程,一些学校虽然开设了劳动课程,但常常纸上谈兵、形同虚设。受访教师表示,当前“崇尚分数、崇尚快乐”的青少年不少缺乏劳动概念,不仅不热爱劳动,甚至鄙视劳动,更缺乏自我劳动的习惯和意识。

    《燕赵都市报》评论:一些看似啼笑皆非的场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罕见。如今我国学生劳动能力差是普遍现象,在很多家庭里,孩子除了学习,什么活都不用干,简直可以用“横草不拿,竖草不拈”来比喻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诸如从小缺乏劳动概念、作业太多、劳动课虚设、歧视劳动等,均对劳动教育形成不利,影响到学生的劳动价值观。显然,应该给学生补上“劳动教育”这门课,让学生从劳动实践中,真正体会到劳动的价值、意义。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一直在赞美和歌颂劳动,倡导树立起热爱劳动的观念,并鼓励实施劳动教育。然而,受到各方面的影响,目前劳动教育却往往最受忽视,很多学生并未真正认同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的价值。

    家庭是劳动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从孩子的成长过程来讲,如果能够在幼年时期,就培养起孩子的劳动意识和习惯,逐步让孩子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将来可就省心多了。学校亦要改变重考试轻劳动的教育思维,认真上好劳动教育课程,不要仅仅止于打扫教室、擦黑板等,应拓展劳动的范畴,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