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被执行人借款140万元,不但不还钱,还悄悄撕毁法院的查封封条;另一名被执行人“不见棺材不掉泪”,当法院执行局局长带队在宾馆将其成功拦截时,他百般狡辩称自己没有钱,直到戴上手铐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随即向法院的账户上打款10万元,并写下了悔过书。昨日9时,官渡区人民法院院内警灯闪烁,执行干警们全副武装、兵分三路开展涉民生案件“夏日雷霆”集中执行行动。 被执行人玩“躲猫猫” 还悄悄撕毁法院封条 2014年11月6日,被执行人保某以资金周转为由向申请人徐某借款,并由张某某为其担保,双方签订了借款协议。协议约定:借款本金为140万元,借款期限从2014年11月6日至2015年1月5日,借款利息为月率5%。张某某为借款人保某承担连带担保责任,担保期限至借款还清时止。同时,借款协议中还约定:“为保证借款安全,张某某、孙某某等4人用其共同房屋为上述债务提供抵押担保。” 因借款久久未归还,2016年5月3日,徐某向官渡法院提起诉讼。2018年6月19日,法院作出判决,要求张某某等人于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向徐某归还借款本金140万元,并承担利息。法院同时还判决,在本案中用于担保抵押的一套位于昆明市绿佳苑小区的房产将优先受偿。 “本案中债权债务关系十分清楚,申请人于今年4月8日向本院申请强制执行。本院受理后,于今年4月13日上门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财产申报表、廉政监督卡、传票、缴费通知等。但被执行人一直消极对待,本院到达该地址后多次敲门无人应答,遂将上述相关法律文书粘贴在其家门口,等我们走了以后,他们又将封条悄悄撕掉,仍然照常居住。” 执行法官陈昆说,“今天我们进行强制腾房,他可能察觉到了什么,提前离开了。” 执行法官表示,被执行人名下房产能查到的只有这一套,之前执行法官也没有进入过这套房子,从进入房内的现场来看,被执行人生活品质是比较高的,法院也将会请相关的评估机构进行财产评估,再进行后续处理。 “老赖”被戴上手铐后 立即打款10万并写下悔过书 2015年7月15日,原告与案外人云南天鸿化工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房屋租赁合同》,承租位于春城路62号证券大厦的房屋。2015年10月16日,原被告双方签订《房屋租赁合同》,合同约定原告将房屋分租给被告朱某某,租期为5年,租金为每平方55元/月,签约当日支付全年租金,之后的租金提前30日支付。 合同签订后,原告将房屋、附带3个车位,交付给被告使用,但是被告自接收房屋至今没有支付过任何的租金、物业管理费、水电费、车位租金。 原告多次找到被告,要求其按合同约定支付租金,但是被告以种种借口拖欠。2018年8月,原告忍无可忍要强行收回房屋,但是被告却不愿意腾还。经协商,原被告双方签署《债权确认函》,同时还约定了还款时间。 但是,直至原告起诉之日,被告仍未支付任何款项,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被告向原告支付租金、物业费、迟延履行金等各种费用200万余元。 案子虽然判了,但是被告消失了。 昨日,官渡法院收到消息称朱某某出现在官渡区关上一宾馆。官渡法院执行局局长梁成锐迅速带人到宾馆,将朱某某成功拦截。 面对法官的突然到来,朱某某有点蒙,法官反复问他能不能还钱,但其表示自己没钱,要等6月中旬以后。“这种一拖再拖的伎俩他已经使用过很多回了,虽然他提供给法院的账户里确实没有发现资金,但据了解,他有大量的资金进入到了其他人的账户。”承办法官杜安旻说。 随即,朱某某被戴上手铐带至法院。此时,朱某某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似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打款10万元至法院账户,并写下了悔过书,承诺7月10日前还清剩余款项。申请人同意不拘留,法院将朱某某放回。 家具公司老板称没有钱 却被发现每天有大量订单 2014年6月,原告熊某某与被告云南容度妙意家具有限公司达成口头协议,由容度妙意公司提供主材,原告包工为被告在昆明市广福路集材汇装饰材料城海之伦酒店三楼建材展厅进行装修。装修至2015年6月完工后,原告将装修展厅交被告使用。 2016年11月30日,被告容度妙意家具公司出具工程结算欠款单给原告,载明“云南容度妙意家具有限公司位于广福路集材汇装饰材料城海之伦酒店三楼展厅装修费用尾款28万元,此费用于2017年春节前结清”。 几年过去了,容度妙意家具公司不仅没有结清尾款,还直接将熊某某夫妇的手机号码拉入黑名单,因被告一直未支付原告工程尾款,熊某某起诉至法院。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法官们来到了位于昆明市小哨的容度妙意家具公司厂区。在厂房内,工人们正在加工制作各种家具板材。 得知法官来意后,该公司员工称老板出差了,经过电话联系,容度妙意家具公司法人代表蒋某某称自己没钱。但是当法官查看公司订货单时却发现,每天都有大量订单,其中近期向文山一家具店的供货金额就达到了37万元。当天,在公司厂区,法官们还碰上了一名租用该公司车间的男子,该男子称不久前才付给蒋某某10万元的租金。 最终,法官们查封了蒋某某公司的机器设备。 本报记者 熊波 实习生 马雯 文 官渡法院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