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义平 马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一个地处偏僻的破旧县城,改革开放40年来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马龙人始终不变的朴实情怀。 记得1970年刚参加工作时,我参与了地处马龙深山沟的一个三线军工厂的建设用地征用工作。在当时昆明军区主要领导现场定点并初步完成厂区的规划设计后,作为云南省特事特办的项目,我们开始了征用土地的工作。 第一次去马龙县政府办事,我所看到的是一个很不像样的小镇。说它小,是因为作为县城所在地,其规模远不及自己家乡江南的一个村镇。整个县城仅有一条很窄很短的街道,用不了几分钟就能走完。说它很不像样,是因为整个县城没有一幢像样的房子,也没有像样的商店和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就连县委和县政府的办公所在地,也仅是一个由一幢二层砖木结构的小楼房和几幢小平房组成的小四合院。 整个马龙基本没有什么工业,甚至连小作坊也很少。我们惊异于马龙的落后和闭塞,然而当我们接触到县政府领导和具体办事人员时,又为他们的质朴、热情和好客而感动,他们没有一点架子。在我们说明来意和出示省里的有关批文,强调工程建设已破土动工、急需完善土地征用工作的情况后,他们同样急我们所急,立即召集有关领导和人员,组成一个班子,专门负责组织和处理我们厂及我们另外两个兄弟厂的土地征用工作。同时表示,他们十分欢迎我们能定点在马龙县进行建设,他们将尽一切可能给予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但马龙县基础薄弱,没有工业,农业也十分落后,希望三厂的建设能带动马龙县各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在我们整整十年的建厂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云南省各级政府和当地老百姓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使我们的工厂建设得以顺利完成。本着军工企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精神,我们同样在当年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力所能及地给地方以各种支援和帮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工厂与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结下了深深的情谊。而随着时代的进步,马龙县也在这十年中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和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建厂至今已50年过去了,我们调整搬迁出山沟的老厂也已经20多年了。今天的马龙,可以说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去年马龙撤县建区后,已步入快速发展的新纪元。如今的马龙,交通便捷、街道整洁、高楼林立,城市各项配套设施基本齐全,各行各业均已取得长足的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马龙将变得山美、水美、人更美。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新马龙必将呈现在我们面前。 (作者原工作单位:昆明船舶设备集团,74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