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锦 去年八一建军节前夕,老战友们见面时谈到心态平衡这个话题。什么是心态?顾名思义就是人生态度与人之情感。我学过一点中医理论,中医认为,怒则气上、悲则气下、恐则气乱。过怒伤肝、过悲伤肺、过喜伤心、过思伤脾。“笑死牛皋,气死金兀术”这是熟读罗贯中的《说岳全传》、看过精忠岳飞章节的人都知道的故事。小说以虚构的手法脍炙人口描写“憨将”牛皋把金兀术按倒在地,骑在他背上开怀大笑,金兀术则羞恨交加,吐血而死。故事虽与《宋史》相悖,但充分说明忧喜思虑悲恐惊等人之情感同人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 生活中,有人遇到失败和挫折时这样说:“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不顺心不如意的事全让自己碰上了。”有人甚至自责,认为自己无能,没有用了。凡此种种都是心态出现偏差的表现。其实,人活在世没有一条笔直的大路能走到头,人生之路弯弯曲曲,短短几十年的风雨历程难免跌跌撞撞,失败、跌倒在所难免。只要有“曲径通幽别有天”这杆天秤作支撑,不急不躁、心静如水沉住气,豁达开朗把心结解顺、提升和平衡自我,用人淡如菊的心态对待红尘万物,以善良的心体会生命的本真,牢记“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至理名言坦坦荡荡面对生活。“山路十八弯”又何所畏惧,失败和挫折只会吓倒意志薄弱者! 科学家们的发明与创造无一不是在失败中萌生的收获。年少誉满的苏东坡,正当春风得意踏入朝堂正要大展抱负,不料接踵而来经受各种打击,让他从权力中心被逼迫下放到穷乡僻壤。无疑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但他“宰相肚里能撑船”,看淡名利、精神振作,组织并带头为灾民捐款,兴修水利,带人为乡民挖凿了可供饮用的“东坡井”,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诗人、大书法家,他毕生的成就同样是在人生不完美中凸显出来。 而今,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的老人比比皆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有些人退休闲下来心就出现倾斜,把年龄看得过重,懒精无神什么都不想干了,从整体上过早地放弃自己和封闭自己;相反,有的人则心胸广袤,活到老学到老,笔耕不停息,读书不间断,琴棋书画敢涉足,坚持运动不止步,唱歌跳舞找乐趣,家务劳动不嫌烦,旅游观光扩视野,广交朋友储友谊。两种心态编织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后者让退休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凭着生命不息责任担当的意志和信心,使暮年生活充满阳光,形成善待人生的最佳结局。 (作者原工作单位:昆明市政府国资委,71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