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树荣 从公元1494年宾川设州开始,到1913年宾川州改宾川县,再到1956年县城搬迁牛井后,州府所在地的州城就一直沿名到现在。如今的州城镇已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人们走进这座有500多年历史的古镇,不难发现城里城外有着一座座岁月沧桑的古桥,它们仿佛是一条条经脉,紧紧连接着古镇的山水、田园、村庄,不断熠熠生发出历史的光芒,点亮古镇的巷道,照亮古镇的天空。 南薰桥是位于州城南门外的一座古桥。首次建桥时间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重修。南薰桥是宾川建桥历史较早,目前保存完好的古代桥梁。南薰桥也称红军桥。1936年4月20日,红军长征过宾川。贺龙、任弼时、萧克率领的红军二、六军团过宾川时,在南薰桥上打响了攻打宾川县城的战斗,经过一天的激战,红军攻克了州城。这一战当时被称为红二方面军在云南省境内最为惨烈的战斗,红军将士血染南薰桥。在周官营村的李家大院里,如今还留着红军的标语,“打倒卖国的南京政府!红二政宣”。在李家大院建起的红军长征的博物馆里。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红军用过的物品,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让人深受教育。 知政桥是位于州城镇小山后村东北面的一座古桥,人们又称其为五孔桥。也是宾川建筑年代最早,跨径最长且保存较好的古代桥梁。如今的知政桥虽然没有当年的热闹,但是它依然是附近村民生产生活的主要通道,人们依然深情地保护着桥墩桥梁,保护着桥上所有的一砖一石。 此外,还有大罗城桥、周官营大桥,都是古桥,曾经承载着历史的岁月,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位于山岗村委会境内的两座古桥,一座称“涧桥”,一座称响水桥。虽然如今已是年久失修,破损严重,但是风骨亦存。其中当年被徐霞客写在游记中的“涧桥”,后来已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犀牛望月桥,因为桥的正下方还存有宝剑诗书、月亮犀牛和金元宝图画。据说,人站在桥下面,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犀牛,犀牛的眼睛都会含情脉脉地看着你。 漫步州城古镇的桥,走进古老的文庙和武庙,从斑斑点点的历史痕迹中,去寻觅历史文化的点点滴滴。登上钟鼓楼,领略东西南北的无限美景,尽览五百年古镇的风采。走进笔山书院,去感受几百年前书院是用来做什么的,教育是怎么办起来的,宾川第一位考中进士的何邦宪是如何刻苦读书,如何做官办事,又如何支持教育的…… 漫步州城古镇的桥,让人们感受到的是深深的历史文化,厚厚的红色文化,浓浓的农耕文化。州城古镇的桥,从悠悠历史中走来,又伴随着古镇新的征程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