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07月25日 星期四
第A16版:民 生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19年07月25日 星期四
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6
“互联网+非遗”模式成大理传承发展新渠道


木雕艺术之乡剑川的精致木雕作品

    目前,在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十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占比22.67%,位居第一。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白族人口较为集中的剑川县、鹤庆县和大理市。以白族扎染,鹤庆银器,剑川木雕,下关沱茶、刺绣、白族布扎等传统工艺项目为切入点和龙头,鼓励和支持优秀文创企业等融入大理非遗传承保护,研发具有特色的大理非遗文化产品,支持和引进互联网商业平台,帮助推介销售传统工艺产品,培育新兴文化产业。

    据了解,白族扎染、下关沱茶、剑川木雕、鹤庆银器、祥云汪情银器等已形成产业化,成为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或龙头企业。文旅融合发展,推出了大理三月街民族节、剑川石宝山歌会、弥渡花灯艺术节等特色节庆文化活动;白族三道茶、彝族跳菜、彝族打歌等许多非遗项目融入旅游项目,丰富了文化旅游内涵,白族扎染博物馆、大理非遗博物馆等成为非遗体验游新亮点;白族布扎、白族瓦猫、鹤庆银器等一大批具有非遗特色的文创产品、衍生品广受游客喜爱;工银融e购大理非遗精品馆建成并上线,“互联网+非遗”模式拓展了传承发展新渠道。

    2014年,剑川县兴艺古典木雕家具厂和大理市璞真白族扎染有限公司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经过近五年的探索与实践,为大理非遗生产性保护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剑川县兴艺古典木雕家具依托“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格局,始终坚持以传统的手工制作技艺为出发点,重点抓好保持剑川木雕非遗本真性、完整性和核心技艺的保护,借助市场的有效机制来传承。

    2017年11月11日,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正式挂牌成立,是文化部支持建立的第十个传统工艺工作站。工作站挂牌于大理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下设大理、剑川、鹤庆三个基地。通过总站统筹,基地分工合作,共同承担大理州传统工艺实训、研习、研究及生产性保护和传承实验基地的日常工作。

    本报记者 秦蒙琳 通讯员 杨曦泠

    黄兴能 摄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