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瑞 保山板桥,古代通往南亚的重要驿站,千年中印古道(蜀身毒道)之路上的必经之地,滇缅地区较大的商贸集市之一。虽然这里也与时代同步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那一处质朴的老街巷,却像一个冥顽不化的长者,固执地坚守着“陈俗旧风”。 板桥老街又叫青龙街,中间青石板道路,布满层层马蹄窝印,向世人炫耀着当年的辉煌。两旁居民老宅木壁飞檐,江南风格古建筑完好保存,很多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有的达三百多岁。这里绝非复制的风景,全是历史和文化的遗落。 对于每一个到老街的访客来说,触目的尽是历史,咀嚼的全是文化。老街长800多米,南北走向。街上的房屋多为两层,屋面设门窗,开店迎市。往里有院落,多数人家另建盖着住所,显著的前店后宅形制。青龙街沉稳寂静,街心约有三米多宽,地上石头被磨得光滑亮晃,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一件件千年的古董,反射出悠久历史中古镇的凝重。巷道两旁林立着古典而陈旧的老木屋,屋顶罩着青瓦,稀疏的草在屋顶摇曳。由于位居澜沧江进入古永昌的要冲,往来客商在此驻足落脚,交换物资,从而商铺茶楼林立、街道繁盛。 老街的基因经任何锤打冲击都不会裂变,到处都是农耕文明的景象,到处都是灵魂家园的守望。在巷子里,传统手艺比目皆是,如石雕、理发店、钟表店、地方小吃、家常饭馆等。“芝兰轩”糕点是戈家后代所开,他们一直沿用家传的配方和制作工艺,产品香甜适口,松软酥脆,原汁原味。同为糕点加工的“桂香楼”有150多年的历史,老远浓浓的香甜就扑鼻而来。“四宝斋”为乌铜走银工艺加工,在铜合金上錾入银纹,经手“捂”而变乌亮,魔幻神奇。百年茶馆的主人是位大娘,每壶茶水两元,续水不收钱。被烟熏黑了的木桌旁边,常斜坐着满脸皱纹的老农,他们在热气氲氤里追忆着那些南来北往的马帮驮队的往事,也在烟雾缭绕中互扯家长里短的趣话。不少外地来的游客,年龄不同,服装各异,或讶异或兴奋,或凝神或阔论,以他们的眼光打量茶铺打量老街,大娘只默默无语地往土灶里添柴,给客人供茶……无论是褪色的门联,或者拙慢的生活方式,饱含的是人们对生活的敬畏和坚守。 到了集日,这里稍变得丰裕些,那位摆理发摊的老人,拿老式刮胡刀,边剃头发边在围裙上蹭两下,也许这样才显示他功夫的娴熟。这里还卖农具五金、香烛纸火,有人坐边上舒服地晒着太阳,几个孩童相互追逐着嬉戏耍闹……青龙街中段十字叉口以西为新街市,热闹的是外边。老街,永远简朴典雅,平静自然,这里找不到半点奢华的元素,唯乡愁尤在,一股说不尽的韵味往外溢。 矮墙俗巷,喃哝俚语,时光的步履老态龙钟,日子闲适又简单,生活温暖而具体。来吧,做一个安安静静的人,在青龙街里流连,给自己一段诗且远方的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