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东,家住丽江市宁蒗县西川乡大柏地硝水坪二组,属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父母都是农民,家庭经济极度贫困,人均年收入不足1500元。他毕业于宁蒗民族中学,以663分的理科成绩,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学录取。9日晚,当记者联系到罗东时,趁着开学前几天,他带着父母和姐姐来到了上海,开启人生中第一次算得上的全家“旅行”。 第一次坐飞机 一家人有点紧张 这次旅行,对一家人来说来之不易,家里连凑学费都困难,旅行的钱是家里的亲戚凑钱支持的,“本来父母舍不得来,可族里长辈认为,大山沟里能走出个优秀的孩子不容易,再怎么困难都要让我带着从未离开过大山的父母一起去看看传说中的上海。”罗东说。 罗东一家最远到过丽江,是因为父母身体不适才到丽江检查。从未坐过飞机的家人在飞机起飞时,手里冒起了汗。罗东记得,一上飞机妈妈就非常紧张,飞机起飞后,手心一直冒汗,问罗东“飞机会不会掉下来?”坐靠窗位置的她,时不时望向窗外。 “上海的物价太高了,第一天晚上我们随便吃了点,结账时大家都傻眼了。于是第二天,我们吃早饭后,午饭和晚饭就干脆连在一起吃。”罗东说,本来想带父母好好逛一下上海,后来打消了这个念头。最后只是看了一下自己的学校,在学校周边走走。 罗东说,本来一些吃饭和住宿的花销都不想让妈妈知道的,可是她再三追问,当得知小宾馆里一间一宿需要200多元后,她开始如坐针毡。“妈妈心疼钱,这些可以说她从来都不敢想过。来到上海,她觉得楼好高,房子好多,好漂亮,但我爸妈一直都还在为我们姐弟两个以后的学费生活费发愁。” 罗东的母亲说,“这次能来到上海已经很知足,都是托孩子的福。” 打算读研读博 留在大城市发展 记者了解到,土豆、花椒、包谷为罗东家里的主要农作物,经济收入较低。而罗东的姐姐也在今年参加了高考,现家里要供两个大学生,不堪重负。 在罗东的印象中,读小学时,姐弟两个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冬天的时候特别冷,上学的路上都是冰霜,有时还有雪,从家里到学校要走两个多小时,每天花在上学路上的时间近5个小时。 再艰难的上学路,姐弟两人都坚持了下来。小升初时,因成绩优秀,他们都来到了宁蒗县城的学校。但因为家里条件的原因,姐弟俩周末基本不回家,只有大假的时候才会偶尔回一次家。罗东说,每次来回家里的费用,可以够两个人在学校吃好几顿饭,不仅省钱,还能节约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 在罗东看来,663分的成绩不太理想,与自己的目标北京大学失之交臂。他说,“数学和理综都考得不好,平时数学能考140多,这回才考了120多,理综本来能260-270之间,结果这回才考了240多。” 关于专业,罗东说,选择学医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医学专业比较好就业,毕业后的路可能好走点;还有一个原因来自自己的父母,他们身体都不太好,父亲有痛风、母亲患有骨质增生等疾病,不能干重体力活,自己学医后,可以更好地照顾他们,让他们以后的生活不那么艰难。另外,他认为医学一定要学精,所以打算本科毕业后还要继续考研,提升自己的学识,紧跟社会的发展步伐;读完研究生后先找工作,边工作边读博,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博士梦。 罗东憧憬着未来,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后能留在大城市有较好的发展,把父母接出大山,让他们享享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