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消费者报报道,8月13日,四川省消委会联合四川省市场监管局、省邮政管理局召开约谈会,对4家知名快递公司进行了约谈,明确要求停止取件二次收费。而据四川省消委会此前公布的调查,四川省绝大多数市州的乡镇均不同程度存在取件二次收费现象,涉及多家快递品牌。其中收费“1至3元”的情况最普遍,占比达到了45.2%。 《新京报》评论:“取件费”问题并非四川独有。长期以来,快递二次收费及不送快递上门等乱象,在各地乡镇快递中都颇为常见。但“存在未必合理”,乡村快递违规二次收费,严重损害了农村网购用户合法利益,增加了购物负担,还属于典型的价外收费违法行为。 但若想真正将乱象彻底消除,仍需源头施策。客观而言,农村地区“取件费”顽疾难除,有其特殊的行业背景:相较于城市里的快递网点而言,农村快递网点往往由于位置偏远,缺乏来自主体公司有效的管理,更重要的是,他们需面对经营利润不足的压力。此前就有农村快递网点老板坦言,农村网点需要出人出车出油将快递运回相对偏远的乡村,只能获得十分微薄的补贴,人、车、油再加上门面的成本,如果不收“取件费”,那几乎就是处在亏本的边缘了。 来自利润不足的经营压力,是不少农村快递网点向消费者转嫁成本的直接原因。鉴于此,叫停之外,还有必要通过政策性激励,引导处在行业上游的快递公司给予末端网点优惠政策和资金补贴,以减轻其经营压力,并加强对农村网点的管理和监督,这样才能将农村快递网点发展引向正轨。 随着移动互联网下半场的到来、农村地区收入的提升,来自乡镇和农村地区的消费者消费水平和网购能力都在不断提升。电商业务下沉之下,农村地区巨大的市场潜力,也是快递行业发展的一片蓝海。快递业想要抓住“下沉红利”,显然也该通过更优质的服务去攻占市场,通过无人机等新技术投送降低成本,而不是让便民卡在“最后一公里”——那样也无益于培育农村用户的新消费习惯和涵养自身的业务增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