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08月21日 星期三
第A07版:人物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19年08月21日 星期三
他,是集审判员、保安员、保洁员等于一身的“多功能庭长” 他,在艾滋病罪犯发病头撞出血时扑上去处置 他们,每人背着70多斤材料徒步4个多小时宣传缉枪治爆……
他们用行动 完美诠释“司法为民”

    19日,全省政法系统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昆明举行。报告会以“守初心、担使命、同奋进、共筑梦”为主题,来自全省法院、检察院、公安、国安、司法行政系统的5位报告团成员,分别动情讲述了他们个人、同事、团队在“坚守初心 司法为民”中的点点滴滴。

    他的“小庭大事”

    彭鑫亮是怒江州兰坪县人民法院的一名法官。

    2007年,彭鑫亮被任命为通甸法庭庭长,告别新婚的妻子后,他来到通甸镇法庭。可法庭的具体工作给了他当头一棒,他发现自己居然成了集审判员、执行员、保安员、驾驶员、炊事员、保洁员、园丁、菜农等职务于一身的“多功能庭长”,穿法袍的机会少之又少。

    有一天,一个气势汹汹的男人走进法庭,嘴里嚷嚷着:“我要离婚,我外出打工两个月,家里放下一包洗衣粉,回来不见了,估计是我老婆送人了,我一定要和她离婚。”这样奇葩的离婚理由让彭鑫亮很吃惊。经做工作,这个男人回去了。可他第二次来法庭的理由更奇葩,说自己外出务工前,给老婆留下两条腊排骨,回来不见了,估计又送人了,坚决要求离婚。彭鑫亮觉得这种离婚理由实在太牵强,就召集夫妻双方进行调解,经过说服教育,男方意识到自己的小肚鸡肠,撤回离婚诉讼,再也没有提过离婚。

    其实,彭鑫亮和同事的工作地点经常是在村里、在厂矿里、在争议地,他最实用的衣服是制式服装,最实用的鞋子是适合爬山涉水的胶鞋。10年基层法庭生涯,彭鑫亮和同事们一起尽心尽力定纷止争,他个人收获了许多荣誉。同时,他所在的营盘法庭还两度被评为“全省十佳法庭”“全国法院优秀集体”称号。

    与顶风采石作斗争

    吴军是昌宁县人民检察院的一名干警。他说, “边远基层院,要有大作为”是一代代昌宁检察人始终秉承的理念。

    去年,昌宁县检察院接到群众举报,温泉镇有一家采石场顶风采石,破坏植被,有关部门三令五申却不起作用。初步了解,县政府曾对采石场发出整改通知,不久得到报告:“采石场已经关停,植被恢复了原样。”

    “照理说,事情到此已经圆满了结,可是之后却接二连三接到群众举报。我们意识到,‘植被恢复了原样’有可能是欺骗。”吴军说。

    昌宁县检察院开始介入调查,采取现代科技手段,租用无人机,全方位、多角度航拍了采石场。照片显示,一片山林被糟蹋得支离破碎。

    为此,昌宁县检察院提起公益公诉,把采石场的老板告上法庭,把相关行政部门告上法庭。“检察机关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肩负着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责任。”吴军说。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全国模范检察院”“全国文明单位”……一个边疆基层检察院先后荣获了国家级荣誉11个,省级荣誉13个,市、县级表彰43个,这些大大小小的奖牌、证书,记录着昌宁县检察院前进的足迹。

    艰难的宣传路

    顿珠培楚是云南德钦县公安局羊拉派出所现任所长。他到羊拉派出所工作,已经整整9年了。

    2012年冬天,顿珠培楚和同事到离派出所72公里的老羊拉村开展缉枪治爆工作,警车行驶两个多小时到了雪山垭口,天空下起了大雪,车辆也无法继续前进,他们两个人在车里裹着一床毛毯过夜。天刚蒙蒙亮,费了一番功夫,他们打开车门每人背着70多斤的宣传材料和行李,走了4个多小时后,终于到达老羊拉村委会。

    之后,“就看到家住村委会边的央宗阿妈带着她的两个儿子,打来了两盆热水,非要我们先泡泡脚。我们赶紧说‘不用不用’,可央宗阿妈啥也不说就要给我们脱鞋子,那一瞬间,我的同事一下子就流泪了。央宗阿妈边帮他擦脸,边问是不是冻坏了。看着老阿妈慈祥的脸,我的眼泪也忍不住掉了下来。”顿珠培楚说。

    乡亲们的关爱,感动了民警;民警爬冰卧雪而来,同样也感动了乡亲们。在做完缉枪治爆宣传后,乡亲们主动把猎枪拿出来,并保证以后不再制造、购买和使用枪支弹药。

    冲锋陷阵抗艾一线

    “我不后悔,我愿意继续在这个岗位上干……”今年7月17日,建水监狱医院院长唐顺保的生命永远定格在这一天。

    建水监狱医院,是唐顺保工作了30年的地方。2008年初,云南省监狱管理局决定在建水监狱试点集中关押治疗、改造艾滋病罪犯。在他的坚持下,妻子王爱红作为艾滋病抗病毒医疗组的第一批成员,进驻到关押艾滋病罪犯的八监区。在他们的带动下,全体医护人员抛开顾虑,积极投身到艾滋病罪犯集中关押、治疗、改造的工作中。

    2010年的一天,唐顺保受命到省监狱管理局中心医院接艾滋病罪犯奥某回建水监狱。途中,奥某突然脑病发作,用头撞破车窗,鲜血直流,剧烈呕吐,唐顺保一把推开身边的战友,毫不犹豫地扑了上去。在处置过程中,他的手和身上都沾染了奥某头上流出的鲜血和吐物,当时,车上没有专门的消毒药剂,随车护士,他的妻子王爱红情急之下只能用仅有的一瓶可乐为他清洗了双手。而唐顺保只是回医院吃了阻断药物,照常上班。其实,他妻子不知道的是,在抗艾一线冲锋陷阵的11年里,她丈夫还有一次更加危险的职业暴露。

    那是2014年,一个艾滋病罪犯突然发病,抓破了唐顺保的手臂,皮下肌肉都露了出来,对于这件事,唐顺保对妻子和同事们一直守口如瓶,直到他去世前不久,他妻子才知道。

    历经多年的积累,唐顺保和他所带领的团队逐步探索出一套完整、科学的艾滋病罪犯管理模式和治疗模式,为全国监狱系统集中管理,治疗艾滋病罪犯提供了行之有效的“云南省建水监狱方案”。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唐顺保对前往医院探望的领导说:“我对不起组织,没有把组织交给的任务完成好……”

    本报记者 林舒佳 实习生 陈龙菲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