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王辉 转心碗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种瓷器,以心思巧妙、做工精细为时人所称道。 事实上,转心碗是转心瓶的一个变种。正如清末学者许之衡在其名作《饮流斋说瓷》中所记载,“瓶之腹玲珑剔透,瓶内更有一瓶兼能转动,若是者,名曰‘转心’,乃内府珍裳殊品也”。转心碗也是可以转动的,不过,和转心瓶在瓶内转动不同,转心碗是通过碗的足部转动,从而达到观看碗上画面的效果,所以,它也可叫作转足碗。转足碗制作起来颇费功夫,因为除了要制作碗外,还要制作碗下方的底座,并且,底座的上口要和碗足相扣,中间不能有太多缝隙,否则容易掉下来。正因如此,像转心碗和转心瓶这样的瓷器也只是出现在清朝,并且以国力全盛的康雍乾时期为最多。 我收藏有一只清代的五彩转心碗,它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是一只碗,敞口外撇,腹部略鼓,圈足;下部分呈圆鼓状,腹部隆起,碗的口径13.5厘米,底径7.8厘米,通高18.7厘米。在碗的外壁上,以五彩的形式绘制有婴戏图,只见在一片鲜花盛开的山坡上,松树高大,枝繁叶茂;绿竹修长,节节升高,叶如巴掌;鸡冠花茂盛生长,花朵像一团火红的云朵;树冠宽广的树上,结着红的黄的青的果实;一株牵牛花迎风绽放,青的蓝的黄的花朵像吹起的小喇叭,一朵祥云驻足其上,像一只停留的蝙蝠。 在松树下,有一个身穿褐衣、头上留有三片头发的孩童,正准备捕捉花朵上的蝴蝶;在绿竹旁,一个身穿深蓝衣服,束发,头上系着头巾的孩童,正看着竹叶印在地上的影子,他觉得那好像是一只鸡脚;在鸡冠花边,有一个身穿浅蓝衣服,头顶扎着冲天辫的孩童气喘吁吁地跑来,显然,他被这一团火红所吸引;在果树下,一个身穿浅蓝衣服,头上留着四片头发的孩童手拿锄头,准备锄地,一个身穿褐色衣服,头扎两只羊角小辫的孩童在一旁乐呵呵地观看。孩童的衣服颜色不尽相同,穿戴形式不尽相同,就连头型也不同,看起来,这对五彩转心碗上的图景就好像是我国古代孩童头型穿戴的汇总,对研究我国古代民俗大有帮助。两只转心碗上的图案并不相同,它们就像是故事的上半部和下半部,以松树下的褐衣孩童为例,一只碗上,他走过来,另一只碗上,他跑过去,因此显得妙趣横生。 下方的鼓形底座,背景是五边形连接起来的青花纹,里面有六边形作为装饰,六边形内分别填充褐、绿、黄、灰等色彩,看起来就像是一只压扁的彩色足球。底座上有两面葵形开窗,开窗内有桃枝纹,只见硕大的果实挂在树枝上,树枝被压得弯曲着,树叶片片张开。葵形开窗两侧,浮雕有青花双铜钱纹,铜钱内有针状孔洞。 这只转心碗,仿制明代青花五彩的风格,又因能够转动而别具一格,称得上是一件较为独特的清代瓷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