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期、不合格钢瓶流通使用是管理工作的一个难点,也是我省乃至全国液化气行业带普遍性的一个问题。也因此,治理超期、不合格钢瓶,一直都是昆明市液化燃气管理处(以下简称液管处)的一个核心工作。 通过多年来对液化燃气市场的整治,液管处不断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引导、倡导各经营企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最终,确定按气源供应量承担一定数量钢瓶的检测义务,即充装1吨气源、充装企业为购气单位免费送检2-3只钢瓶,此举有效解决了因无人承担检测费,导致较大数量超期钢瓶流通使用的安全隐患。经统计,每年送检的超期钢瓶10多万只,投入检测、新购资金达2000多万元。 如今,昆明市内各液化气公司的钢瓶,逐步实现了有专属于自己的标志,每一只钢瓶有自己的“身份证”和详细信息:钢瓶使用年限、强制检验标志等等,为实现用户安全使用及钢瓶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报记者 王维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