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铜胜 早餐喜欢简单,一般都是吃一碗面,有时候在外面吃,有时候是自己在家里煮点吃,图省事,还是在外面吃得多一些。于是,每搬一次家,我都会吃遍家附近的小面馆,然后找一家口味自己喜欢的面馆,相对固定下来,经常早上去吃面。 同一家小面馆去多了,不仅和面馆的老板熟悉,也会和一些常去的食客相熟。进门往桌前一坐,老板见了,不用招呼,就知道按你所喜欢的口味配好汤料煮好面,有一种主顾之间的浑然默契,我喜欢这样融洽的氛围。坐定后,眼睛往四周一扫,常有熟悉的面孔,有的原本相识,有的因同在相同的时间来吃面而面熟,认识的招呼一下,不认识的也可以颔首致意,这样的与人相处,挺有趣。 常去的小面馆里,经常会遇到一对老夫妻,差不多和我一样的时间,有时候是我刚坐下来,就见他们从门口进来,有时候是他们已经坐好,而我刚好进门,时常的偶遇也是一种陌生的缘分,我就常注意他们。 老夫妻俩每天都是牵着手一起走过来。晨光中,两个牵手慢慢移动的身影和头上的白发被镀上一层金光,安静祥和,如沉静的不老岁月,看着让人心生温暖。看上去,老爷爷身体弱一点,背有点佝偻。老奶奶的身体要硬朗一些,腰硬挺,脚步也更坚实,她一手牵着老爷爷,一手提着一个袋子,有时候袋子大一些,就沉一点,有时候是很轻很小的一个袋子。不知道袋子里面会装些什么,也许是早晨在菜市上才买的新鲜蔬菜,也许是些别的日常要用的东西。 老夫妻俩进门后,会找一个相邻的位置坐下来,有时候找不到相邻的座位,他们也会等上一会儿,有食客见他们在站着等座,会主动让出两个相邻的座位给他们,老人会微微笑着向让座的人点头致谢。 面馆的老板见他们来,会给他们端上两碗面,一碗肉丝面、一碗青椒干丝面,青椒干丝面放在老爷爷面前,肉丝面放在老奶奶面前。每次面端上来,老奶奶会把两碗面移到一起,拿筷子将青椒干丝搛出一些放在一旁的碟子里,然后又从自己的碗里捞出一些面和肉丝放在老爷爷的碗里,几乎天天如此。每次,看老奶奶都做得那样自然、那样认真,好像是他们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一样。我想,可能是老爷爷的饭量大一点,也嗜辣,但毕竟年纪大了,老奶奶不愿意让他多吃辣椒,才做了这样的取舍。 面分好后,老爷爷就低头吃面,那样的吃相,还是男人的快,呼哧呼哧有声。天热时,会看到他吃得额上冒出一些汗珠,老奶奶边吃边看着他吃,有点慢条斯理,似乎这也是他们的一种习惯,也许从年轻时她就看惯了老爷爷这样山呼海啸般的吃相吧。看到老爷爷吃完面,老奶奶通常会轻声问一句:“吃饱了吗?”老爷爷不吭声,有时候点点头,有时候打一两个饱嗝算是肯定的回答。老爷爷话不多,有时候老奶奶便问得仔细点,问多了,也会感觉到老爷爷有些不大耐烦,老奶奶便不说话了,但仍关切地看着他,看不够的样子。我时常看着他们,有时也特别羡慕老两口子,老了,每天清晨还能牵着手,一起出来吃碗面,该有多幸福啊。 常见到他们这样,总让人心生温暖。两位老人,在一碗简单的面里,也有着一份人生的沉静,是岁月打磨出他们生活的随和与默契。如果我们老了,也能如这对老夫妻一样,每天和爱人牵着手去吃一碗面,多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