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培胜 酒是一种文化,更是心底的思念。 去年春节回家见到做酒的师傅,房子里,两个金属罐子,一个罐子里面放上发酵过的高粱,底下放一堆蜂窝煤,那是负责加热的东西,蒸煮一段时间,就在封得严严的罐子顶上竖起一根粗粗的金属管子,酒蒸汽经过管子冷却成酒滴流入到另外一个罐子中,出来的就是甘醇的酒了。看上去很简单,酿出来的酒却特别香。 做酒的师傅很年轻,听说不想祖传的酿酒技艺在他手中失传,于是,他放弃外出打工机会,留在乡村守着一个小店,酿起了酒。酒也不贵,几块钱一斤,村里人比较接受。 赶集了,师傅免费提供小酒喝。小店的人多起来,打酒的居多,相互在一起,喝上几口小酒,畅谈生活的感受,谁家的儿子在外打工挣钱了,谁家的房子新盖了,谁家的媳妇长得漂亮呀……什么八卦的事情,在酒的熏陶下,一切话语透着豪爽,对不良风气,看不惯的事情,借着酒劲大发一通脾气,以解心中的不快。有时,店内笑声阵阵,有时沉默无语,仿佛与时光相隔,只有人间的烟气。临别时,打酒的打上一壶酒,悠然回家。嘴里还说,哥们,我先走了,下回再喝。另一个也不示弱,喝就喝,谁怕谁呀。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喝的酒不多,只是恰到这个时候,说一些酒话,给生活一分色彩,给孤独一份亮光。 这些老者,大多六七十岁了,儿子们大多都在外面打工,留下老人守着孤独时光。趁着赶集,相处一起是快乐,喝上一杯小酒是享受,人生的乐趣就在这里了。分散在各个地方,尽管不远,但真正相处的时光不多,只是赶集时相聚,在酒的作用下,时光便有了灵性,生活便盈起了希望,那是快乐的源泉,那是幸福的起点,说什么天长地久,说什么幸福绵长,一杯酒、一席话,顿然让生命呈现幸运之光,生活就是这样,一切困苦都不再是困苦,一切落寞都不再是落寞。 带回家的酒,自己煮上几个小菜,甚至是吃上几粒花生,慢慢品、细细饮,酒的威力就彰显了,孤独也去了远方。拿起手机和哥们联系,畅谈此刻的心情和喝酒的感受,对着手机大笑大哭,也是常有的事。生活因为酒,便有了释放的地方,也有了空灵的地方。没有什么难得倒自己,没有什么可以阻挡自己,该喝就喝。孩子打来电话,“少喝点。”老人们总是抱怨,喝点酒,也来管,真不是我的儿子。待一阵酣睡,酒醒过后,便是喃喃自语,儿子也是为我好,喝酒对身体不好,唉,不能怪孩子。自责涌上心头,恨不得把酒壶扔到老远,但当提起酒壶的一瞬,时光似乎不再是自己的了,不成,不喝酒何以解闷,不喝酒怎么交朋友,不喝酒怎么发泄生活的不满,重重提起又重重放下,酒还在那里。过了一段时间,酒还得喝,生活还得前行。 比不上超市奢华的酒,没有包装,没有宣传,只是一口地道土法制的老酒,但人的纯朴,人的善良,便在酒香里飘荡开来。那些纯朴的山里人,便是酒的化身,或者说,酒的本质代表了山里人的品质。 走进山村,别忘了喝上几口老酒,酒下肚,不用走来走去,便可以感受山里人的豪爽与气派,这就是酒的魅力所在。我也爱喝酒,更爱山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