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学朝 “金浪晴云”是大理永平博南山北部的一个景点,被明朝状元杨升庵称之为“叮当关”,被诗人谢式南描述为“汉关”,距离永平县城西南约40公里。 据《永昌府志》云:“博南山,在县西南四十五里,一名金浪巅,俗讹为叮当山,高二十里,崇坡峻圾,委曲嶙峋,为西邮通衢。汉以此山遂名为县。金浪晴云,树林阴翳,烟霭迷离,廻环盘折而上,恍疑置身天际。”这里奇峰岭峻,翠浪横天,地当通衢,风景宜人。每逢天气晴朗的时候,烟岚叠起,云蒸霞蔚,景致极佳;漫游其间,恍若置身天际。特别是一阵秋雨之后,天空突然发亮,天是那么的高远,蔚蓝的天和湛绿的林海,浑然一体,奇妙诱人。如此迷人的景致,似乎还不足以诠释博南山的美丽,晴日的云雾蒸腾,又在如诗如画、似真似幻的舞动天山之间,邀来延绵不断、镶嵌金边的层层叠浪,扯起巨大的彩帆,与博南山林海中的鸟语花香相呼应,行驶在天地之间,大气、神奇而美妙,故而得名。 民国时期教育家谢式南题诗《金浪晴云》云:“指点中峰雪浪开,漫邀词客赋天台;七层宝盖须弥顶,五丈灵犀滟滪堆;櫵径已干黄叶路,禅关犹隐白云隈;升庵祠畔西风紧,吹送斜阳雁字来。”同时期的马明勋题诗《金浪晴云》云:“云起如金浪,层层廻异常;辉腾天井铺,影映博南岗;晴日蒸成象,清秋耿有光;看来无限好,一片色飞黄”。明朝时期云南巡抚郑颙在《巡边至永平过杉木河驿有感》云:“朝发永平驿,遂逾金浪巅;长林散晴霭,曲涧鸣春泉。”至今读来,依然感人肺腑,能让一颗浮躁的心,渐渐向内收拢,慢慢回到生命的本源。 观赏金浪晴云的最佳位置,又称“金浪巅”。这里附近还有一个“金浪巅神祠”。据《滇志》载:“先生(杨慎)被谪至滇,曾在此山读书,自号‘博南山人’。”其意说,当年杨状元十分钟爱这个地方,曾几度栖息祠中,研究经史文学。据说,每当烟霭蒸腾,晴云似海的时候,他便登高眺望,常对着涌动的云浪喟然长叹:“白云之下,即吾家乡也。”其中有一次,他望着漫天晴云吟道:“且喜脱幽絷,未暇悲道穷;矮首盼浮云,但羡高鸿飞。”他多么想化作一只鸿雁,穿云破雾,飞回自己遥远的故乡!时至今日,人们到博南山旅游观光,登上金浪巅观景的同时,总要顿足翘首道:“喏,那就是杨状元读书的地方,好欣慰啊”! 今日,我走在茫茫林海笼罩下的“博南古道”上,虽然古道断断续续,路面已长满荆棘,但沿途景观却十分迷人。有的路段布满青苔的石阶上的马蹄印窝依稀可见,宛如一条盘踞在山间的巨龙,也难掩其往日的雄伟气势。还有的路段,远看似悬空在山林和蔓生野草之间,加上缭绕的山雾点缀,好似步入仙境。太阳不经意从云层中探出头,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斑斑点点洒落一地,微风吹动树梢,树枝轻轻摇曳,地上的光与影也不停地变化着。山谷起雾后,云雾缭绕中的古道又多了几分沧桑,云海如金浪翻涌,不知不觉间,让人忘掉了平日节奏繁忙的都市生活,彻底放松了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