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11月11日 星期一
第A13版:时 评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19年11月11日 星期一
社论速读
面对心理压力学会自我照顾

    近日,抖音上一条短视频无意间击中了不少人内心柔软的深处。夜幕降临的重庆街头,一位微胖的中年男子,戴着黄色安全帽、穿着建筑工服,像个孩子一样,踏着欢快的“舞步”走在路上。虽然看不清他的脸,但给人的感觉就是乐观、快乐、向上……媒体追踪发现,这位“网红”大叔叫杨才明,今年57岁,在工地上做木工。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杨大哥每月挣来的钱,自留1500元当生活费,余下的4500元悉数寄回家。他说自己平时没什么不开心的事,上班觉得累了,下班就轻松点,遇到烦心事唱支歌就解决了。

    《南方都市报》评论:现代社会生活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所影响的人群亦是跨阶层、跨年龄的。

    实际上,杨大哥做了一件心理专家爱挂在嘴边的事,那就是“自我照顾”(self care),就像手机充电一样,每个人都需要通过自我照顾来保养自己的身心。它包括连续工作时不忘给自己放个风,出去吃个饭,到户外闻闻泥土和树叶的气味,撸个猫摸个狗。这些生活里的“小动作”,就像音乐里的休止符,正因为有休止符的存在,乐句乐篇才有意义,乐曲旋律才令人赏心悦目。这种“休止”,或寻找快乐的小动作本身,提醒我们面对压力,自己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你还是可以做一些事来照顾自己。与其说蹦蹦跳跳本身很快乐,不如说这些微小的自我照顾行动是一种提点、一种心理暗示——它肯定了每个人的创造力,以及发现快乐的能力。

    孩子离家远行,做父母的总喜欢说一句“学会照顾自己”。吃好穿暖休息好,照顾自己不仅仅是身体层面的,更是心理层面的。而心理上的自我调适,我觉得几乎是每个人都有的本能,就像杨大哥这样的人,在社会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把这样的本能发扬光大,照顾好自己,坦然面对人生路上犹未可知的风雨。每个人都有需要处理的压力和心理困扰,与其平时压力积累不及时处理,花重金买保养品、看心理医生,不如像杨大哥那样,“及时行乐”,以日拱一卒的“微行动”寻找快乐,化解焦虑。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