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11月14日 星期四
第A10版:互 动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19年11月14日 星期四
放鱼行动今年第十年了潘莉娟李享母子讲述放鱼滇池的故事
翻翻那几年朋友圈滇池水质越来越好


参加放鱼活动还认识了一群小朋友


    今年,“放鱼滇池生态保护行动”已经进入第十个年头。十年的时间里,无数昆明人见证着放鱼活动成长为全民参与保护治理滇池的重要平台,放鱼活动也见证着每一个参与者的成长和变化。本月初,本报面向市民征集讲述自己和“放鱼滇池”活动的故事,不少市民分享了自己的故事。潘莉娟分享了与儿子李享一起放鱼的故事,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我们做家长的会更多地关注一些亲子活动,特别是对孩子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潘莉娟告诉记者。2015年,潘莉娟在朋友圈看到了一张滇池放鱼活动的宣传海报,本就从事设计相关工作的她,一眼就被海报上的logo吸引了,并和朋友交流起了海报的设计。过程中潘莉娟了解到“放鱼滇池生态保护行动”是一个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公益活动,于是便约上朋友带上孩子去放鱼。“参加放鱼活动,能让孩子们跟大自然亲近,跟小动物亲近。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保护滇池。”

    “2017年放鱼活动那天,昆明非常冷。但是大人小孩全都撸起袖子参加到放鱼的队伍中,并没有因为天气太冷而放弃。”潘莉娟说。在她的记忆里,2017年放鱼活动当天,虽然昆明气温较低,但是孩子们依旧充满热情。连续参加了三年的活动,孩子们在成长,放鱼活动也在成长。“翻看那几年的朋友圈,可以感觉到孩子们从小个子慢慢长高,滇池的水质和周围的环境也越来越好。”

    每年一入冬,潘莉娟就开始关注着滇池放鱼活动的相关信息,并会提前安排好时间去参加活动。直到去年,她和儿子一起放鱼的“约定”被迫中断。“因为活动是周五,孩子在上课,所以我们缺席了2018年的放鱼活动,比较遗憾,总觉得一个惯例被中断了。”潘莉娟告诉记者,2018年,“放鱼滇池生态保护行动”首次让市民向滇池投放滇池金线鲃和云南光唇鱼两种滇池土著鱼类,因为考虑到滇池土著鱼的放流环境,活动在滇池南岸的古滇名城滇海古渡大码头举行。加上活动是周五举行的,不少热衷于放鱼活动的市民不能前往,潘莉娟和儿子就是其中之一,这也让她感到了遗憾。李享小朋友说,他对今年的放鱼活动充满了期待,希望活动早一点举行。

    互动

    今年,由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和春城晚报共同承办的“放鱼滇池生态保护行动”已经进入第十个年头。这十年,“放鱼滇池生态保护行动”给你留下了怎样的记忆,见证了你的哪些成长?请联系春城晚报,讲述你的故事,并留下联系方式。你的故事越生动,越有可能成为我们放鱼滇池活动十周年视频的“面孔”。同时,还有机会在今年的放鱼活动当天,邀请你参与成为“放鱼滇池”活动环保带头人。

    征集方式

    电话:0871-64100000

    邮箱:ccwbkdxwb@163.com

    开屏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在征集稿件后台留言回复参与。

    本报记者 罗宗伟 文

    潘莉娟 供图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