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11月26日 星期二
第A15版:时评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19年11月26日 星期二
天价“全套校服” 忽视家长自愿消费诉求

    特约评论员 然玉 

    学生关于自主着装、自我审美的诉求,家长对于“自愿消费”“透明消费”的呼吁,最终在面对“天价校服”时集中爆发。

    近日,江西南昌的舒先生反映,孩子学校要求家长交钱统一买校服,费用实在太高,家长有点难接受。舒先生称,他的孩子在豫章师院附属中学上初一,9月份开学时,已交900元的校服费,现在又让补交1400元,学校订购的校服共13件,除了夏天的短袖T恤、衬衫,还包括两套运动装、一套礼服、一件冲锋衣、一件毛呢大衣,费用总计2300元。面对质疑,该校工作人员表示“别人都穿校服,那你的小孩子不穿吗?”(11月25日《江西晨报》)

    在很多人的记忆里,还是“一套校服”,但实际上如今很多学校动辄都是“一组校服”。春夏秋冬、各型各款,几乎就是要把学生一年衣服“包办”了的架势。当然了,校服数量骤增,收费自然也是水涨船高。有关“校服穿不起”的吐槽早已有之,此番又有家长反映“校服负担过重”,这丝毫不令人意外。事实上,在“校服”一事上,学生和家长并没多少回旋余地,这种“裹挟消费”的状况,天然就是可疑的。

    客观来说,13件衣服一共2300元,真不算太贵。就连舒先生最介怀的“400多的冲锋衣”,价格也不算离谱。其之所以引发强烈反弹,真正的原因想必来自于两方面:其一,就是一次性掏钱所引发的“痛感”。要知道,日常购置衣物一般都是分散消费故而大致“情绪可控”,单次花数千买十几件衣服就难免激动了;再者,则是纯被动消费所带来的“不信任感”。家长们完全被排除于选购过程之外,所能做的只能是“交钱”领校服,自然很不爽。

    关于校服的适用性,很多学校都有意无意走入了某种“偏执”,也即“有要求要穿,没有要求创造要求也要穿”。而这一表象的背后,固然有“校服采购”巨大利益激励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或许还是学校治理者对学生个性、校园生活多样性缺乏尊重的结果。出于管理便利性的功用化考虑,一些学校以防止学生奇装异服、遏制炫耀攀比之风为初衷,对校服进行了无节制的扩大化使用……只可惜,这种将学生所有衣服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做法,往往是吃力不讨好的。

    学生关于自主着装、自我审美的诉求,家长对于“自愿消费”“透明消费”的呼吁,最终在面对“天价校服”时集中爆发。“校服负担过重”,经济负担只是一方面,比之更重的负担,显然是学校过度驭使学生和家长“意愿”所带来的压迫感……校服当慎用,学校当自重,也唯有如此,才可避免引发更大的反感。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