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11月28日 星期四
第A15版:时 评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19年11月28日 星期四
社论速读
蟹券提不了货涉嫌商业欺诈

    近日有听众反映,今年9月中秋节前网购了阳澄湖大闸蟹提货券送亲朋好友,顺带自己留了两张,但是无论什么时候申请提货,永远都排不上队。商家的答复是:要么退钱,要么等明年9月再说。

    《北京青年报》评论:手拿大闸蟹券,却永远提不了货,干瞅着美食吃不到嘴里,这份尴尬太别扭了,任谁都无法接受。大闸蟹券提货期一般为3年,理论上今年提不了货,明后年还可以提货,但是隔这么久的时间,很少有人还记得,或者不知将券扔在哪个角落,再也找不到,也就无法提货了。可见,“永远提不了货的蟹券”大概率是两个结局,要么退钱,要么彻底忘了。而无论哪种情况,吃亏的都是消费者,赚钱的则是商家。

    健身房办卡赌的是你不去,大闸蟹券赌的则是你不提货。上海市消保委此前进行的一项消费体察活动发现,蟹券发售企业一般在蟹券上注明了提货方式和提货时间,但消费者实际提货时发现,不少商家提供的电话无法打通,通过官方网站预约,临近的日期几乎都已约满,甚至出现今年无法提货的情况。显然,部分商家是有意为之,在发售蟹券时,并未与实际产量挂钩,而是不限量滥发蟹券获得预收款,再通过人为控制提货率,让部分消费者“提不到货”或“第二年忘记提货”来牟利。

    商家如此操作手段,无疑是在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有意隐瞒蟹与券数量不符的真相,而赚取消费者不提货的钱。大闸蟹券本身是一种“期货”,商家通过预售获得货款,到期却不兑现螃蟹,令消费者的钱打了水漂,乃是在故意坑钱。还有些商家根本就没打算靠卖蟹赚钱,而是将“纸螃蟹”当成证券化炒卖,通过多轮转手、回购赚取暴利。

    商家滥发大闸蟹券却不兑现提货的做法,涉嫌商业欺诈,应受到法律惩罚。监管部门应对“纸螃蟹”采取全程监管措施,对不兑现提货承诺的,可按退一赔三处罚。电商平台要对售卖蟹券的商家加强管理,提高保证金门槛,对有不诚信行为的商家施以处罚,对不及时整改或严重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商家予以清退,并将其保证金赔付给消费者,最大限度降低消费者的损失。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