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依冉 云师大附小文林校区三(7)班 星期天,天还没亮,妈妈就喊:“快起床,你不是要去看土著鱼吗?”我赶紧爬起来穿好衣服,这可是我期待已久的春城晚报小记者活动。经过一个小时的颠簸,我们来到了位于大板桥的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珍稀鱼类保育研究基地。 研究员叔叔带我们看了滇池金线鲃、抗浪鱼、大理弓鱼等好多种漂亮的土著鱼,并给我们介绍了他们把几十种云南珍稀特有的鱼类从灭绝边缘挽救出来的过程。 在一格格的玻璃小鱼缸里,各种各样的土著鱼展示着自己。我觉得最漂亮的还是滇池金线鲃,它的身体两侧各有一条线一样的花纹,浑身金光闪闪的。我想给它拍个照,它却游来游去,非常灵活,一点也不配合我。 据说在320万年前,滇池形成的时候,金线鲃就出现了。后来因为我们人类不懂得保护环境,到了上个世纪末,金线鲃在滇池几乎灭绝了。还好,通过研究员叔叔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最早一批引进的小鱼已经存活了10多年。现在,通过人工繁殖的3800多万条金线鲃,已有500万多条放归滇池。研究员叔叔们真是太赞了! 在实验室里,我还看到一种全身白色、头上有角的小鱼,它们连眼睛都没有,却照样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着。在我们得到的一本小册子里,还记录着很多好看又奇怪的云南土著鱼,我觉得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 为了以后还能看到这些珍贵的土著鱼,我愿意做一名小志愿者,告诉周围的同学和朋友们,要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保护滇池,不乱捕乱钓,留住我们身边这些珍贵的小家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