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积慧 云师大附小文林校区六(9)班 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怀着激动心情的小记者们乘坐大巴车来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珍稀鱼类保育基地,参观云南土著鱼的活动。 进入基地,我深深地被玻璃缸里的各种鱼吸引,有金线鲃、抗浪鱼、光唇鱼……这些只在大人口中听过的鱼类,在这里应有尽有。经过研究员潘老师的讲解,这些都是基地实现了人工繁殖的云南土著鱼。滇池金线鲃,是一种滇池流域特有的物种。鱼的后背缘隆起,鳞小呈圆形,覆瓦状排列,侧线鳞稍大,鳃耙短小。它游动时,鱼鳞在阳光下褶褶闪光,金线鲃的名称由此而来。因其价值丰富,被大量捕杀面临濒危,现已列入国家Ⅱ级保护动物。2007年人工繁殖成功的金线鲃,是继中华鲟、胭脂鱼后,成功实现人工繁殖的第三种国家级保护鱼类。 这次活动,让我认识到了维持生态平衡物种才能繁衍生息,我们不止要一起保护金线鲃,也要共同加入到保护母亲湖的行动中,让土著鱼世世代代在滇池中繁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