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柯葶 云师大附小文林校区五(5)班 指导老师:陈亚南 11月17日,今天我们要去参观土著鱼。为什么叫土著鱼?它有什么特点?它和其它鱼类有什么区别?我带着满脑子的疑问,跟着其他小记者走进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珍稀鱼类保育研究基地。 一进到基地,我们就被玻璃缸里的各种鱼吸引住了。通过介绍,我知道了土著鱼就是土生土长的,与云南特有的喀斯特地形相适应的特有鱼类,它们通常生活在江河湖泊里,数量少,不好捕捉。 我听说因为滇池的水体污染,它曾经从滇池里消失过。后来,研究所的叔叔阿姨们通过将近6年的田野调查,在基地里模拟滇池金线鲃生存的自然条件,用人工繁育的技术,又让它回到了滇池。 我仔细观察,金线鲃头细长,后背隆起呈弧形,鳞细小,全身呈淡黄色,金线鲃的身体中间有一条金线,在阳光的照耀下,一晃一晃的,很好看。徐霞客曾经这样描述金线鲃:“鱼大不逾四寸,中腴脂,首尾一缕如线,为滇池珍味。” 潘老师说,滇池金线鲃是一个很大的属,有50多个种类。由于它们长期适应喀斯特地形洞穴,就形成了一个洞一个种,如果一旦洞穴被污染,它们就容易消失。另外,有些金线鲃因为终年生活在暗无天日的洞穴里,退化为仅存眼痕的盲鱼…… 之后,我们在研究人员的带领下,还参观了研究基地的实验室和繁殖鱼池塘。通过这次参观,我深深感到人工繁殖土著鱼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而要让土著鱼队伍在滇池里重新繁殖壮大起来,还需要我们共同保护滇池的水环境。为了这些特有鱼类,让我们一起努力,保护好我们的家园,保护好滇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