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云明 退休以前,父亲就在昆明市区工作,除了自己订阅几种报纸杂志以外,还会常常买些其他报纸。我最记得,父亲看得最多的就是春城晚报等报纸。记得小时候,每到寒假、暑假我都会从小县城到父亲工作的市区过假期。那时,春城晚报要每天下午三四点以后才会卖,每到这个时间,父亲就会递给我几分或一角钱,叫我出去买一份两分钱的春城晚报,剩下的由我买冰棍吃。那时的晚报只是4开4版的小报。后来,春城晚报逐渐变成了4开8版、4开16版……价格也从两分钱一份变成了四分、一角……在那个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春城晚报俨然成了市民的精神食粮。 春城晚报在成长,我也在成长,我比1980年创刊的晚报年长7岁,从儿童时期就爱读春城晚报。后来,书报读得多了,就萌发了我写作、发表的冲动,还在1993年上大学二年级时,我的处女作小说《奖品》就发表在家乡的《晋宁报》上。从此,我的写作激情一发而不可收拾。1994年10月1日总第4635期的春城晚报上,发表了我的散文《给你祝福》,这也是我第一次成为晚报的作者,在接下来的20多年里,我在春城晚报发表文学和新闻作品不下百次,还获得多次征文奖,直到今年的6月16日,我都还在晚报发表了书评《除了一壶乡愁,一无所有》。 在读书写作的大半生时间里,我在全国1000多种报纸杂志上发表了文学及新闻作品3700多篇(首)。并且在1998年加入了昆明作家协会,2013年加入了云南省作协,我因写作获得各种奖状100多本,出版个人诗歌和散文作品集2部。 写作这么年,很感激那些把我一步步带上文学大道的编辑、作家、老师,他们的鼓励、指点和支持是我不甘寂寞、默默耕耘方寸稿纸,宠辱不惊坚持写下来的动力。 可以说,春城晚报伴我成长,也伴随着我从一个热爱文学的少年儿童成长为一个作家。在余生,我会一直关注和热爱着她,热爱这一份春城人民自己的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