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国安 一些大学生进了大学之后,其学习的表现与高中时判若两人,对自己采取极不负责的态度,有的不上课,随便旷课,以混文凭为目的,最后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业,虚度宝贵的大学时光。 寒假期间收到自己的成绩单,会是什么心情?近日,安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将2018级和2019级共计583名学生的期末成绩单、《致家长的一封信》和部分学生的《学业预警通知书》,装进信封包邮送到家。这份特别的“新年礼物”引起学生和家长的热议。(1月20日中国青年网) 据悉,该措施并不是首次实行,在2019年春节前夕,该校外国语学院就邮寄了成绩单,当时得到了广大家长的良好反馈。所以,今年学院决定,在寄成绩单的基础上,又附带一封《致家长的一封信》以及挂科同学才有的《学业预警通知书》。《致家长的一封信》内容包括学校的部分规定和建议,以及学生辅导员给学生和家长的新春祝福。《学业预警通知书》则是学生挂科的详情,挂一门为黄色预警,两门则为蓝色预警,三门及以上即为红色预警。 据说此举引发热议:家长们的议论多是一致拥护;大多数学生认为,家长知道孩子的成绩是理所应当的,就算学校不邮寄成绩单,自己也会将成绩主动告知家长。也有网友认为,成绩是学生的隐私,学校不应私自将成绩单邮寄给家长。 我赞成大多数学生的意见,甚至认为,大学邮寄成绩单的做法不妨在所有高校普遍推行。 学校给家长邮寄成绩单,无论是学校这样做的初衷,还是这种做法的最终效果,都只有一个,就是把学生的学习情况告知家长,而由此产生的好处也显而易见,一是满足家长的知情权,二是适度发挥家长的监督和教育权。正如教育专家所说,“学校做出邮寄成绩单给家长的决定,我想也一定是学校在权衡利弊后做出的。因为学校也不希望学生在学校里虚度时光。学校的行为是一种‘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很合理的行为’。另外,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让学校和家长之间保持一定的联系,有利于对孩子的监督教育。” 从实践上看,学校和家长沟通很有必要。一方面,一些大学生的表现确实说明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需要各方面,也包括父母的教育、帮助。一些大学生进了大学之后,其学习的表现与高中时判若两人,对自己采取极不负责的态度,有的不上课,随便旷课,以混文凭为目的,最后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业,虚度宝贵的大学时光。为此,他们还是需要严格的教育管束,尤其是那些自觉性较差的大学生更是如此。 另一方面,大学生虽然“成年”,但经济上还是靠父母支持,父母除了有亲情关系,还是大学生学校的“出资人”,显然也就具有发言权和教育的责任。一些大学生正是报喜不报忧,父母不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等到最后拿不到毕业证书,父母才知道最后的结果,到时候就悔之晚矣,他们甚至埋怨学校,何不早点把情况告知。所以,大学和家长之间建立正常的沟通联系制度,寄送每个学期的成绩单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我觉得也不妨像中小学生一样,设置一个“家长签字”的“回执”栏目。 现在,给家长寄送大学生成绩单的高校正多起来,例如媒体报道的,深圳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音乐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多所高校,都会把部分或者全部学生的成绩单寄给家长。而华东交通大学已经将给学生家长邮寄成绩单作为一种习惯延续了20年之久。笔者主张,教育部不妨明确要求,把大学邮寄成绩单作为一项制度普遍推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