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咸宁采访见过李超(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云南省对口支援湖北省咸宁医疗队赤壁队队长)几次,他给人的印象是内敛、沉稳和低调,专家型的院长。深入采访才发现,李超不仅仅是重症领域的专家,还是一个暖心的大叔! “带头”成建制进驻赤壁管重症 “整个医疗队不但要出色地完成医疗救援任务,还要完整地把队伍带回去。”这句话已经让李超在出发时,就备感肩上责任重大,紧接着又接到指挥部让他带领昆明8家医院89人组成的医疗队抵达赤壁的命令,更让他觉得自己肩上担着最重的一“担”。 医疗队到达赤壁和第一批医疗队员汇合之后,重症专家李超就迎来了第一道摆在他面前的难题。赤壁当时有8个重症、危重症病人,其中两个插管病人。但赤壁的重症室当时几乎是一片空白,没有重症管理经验、无血气胸片等床旁检查设备,重症病区床位严重不足,重症病人识别能力欠缺,而且并未实现集中救治!面对这样的困境,怎么办? 李超率先带队紧急增开了一个重症病区。但这只解得了“燃眉之急”,要想“长治久安”还得有一套办法。 李超根据医疗队成员构成,迅速拿出一套 “成建制进驻+X”工作模式。 李超要求医疗队完全接管,成立重症、危重症组;同时建立几个巡查专家组,形成对重症、危重症的病人早发现、早治疗的模式;建立护理组,构建统一调配的护理垂直管理模式;成立中医诊疗组,与赤壁市人民医院对接,负责患者中医药个体化方案的实施;成立感控组,负责病区及生活区域的感控监督、职业暴露的防治筛查、监控、处理及感控方面培训;还建立心理干预与康复组,对病人及医务人员的心理疏导进行干预和康复治疗;保障组主要负责与赤壁市人民医院保障部门配合,主要负责医疗队的生活后勤工作…… 这些“成建制进驻”再加上x(聘任科室医疗主任、专家联合会诊等)构成了后来赤壁打赢“重症战”的关键。 李超作为“带头大哥”,不仅制定了一系列计划。“什么事他都亲力亲为!”医疗队的主任医师王胤佳(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说,“虽然平时看着超哥话不多,但他做事就是非常稳重靠谱和抓住重点。” “超”级大哥原是暖心大叔 在赤壁的40天里,李超都不记得自己进过多少次重症室。 他还记得对赤壁医院实地调查正式接管ICU的第一天,带队去查房时,看到一个病人氧饱和极低,准备组织紧急措施!结果ICU内没有常备插管用具,当时他就想,一定要把重症室完善起来。 他在病房里,治病救人时总是严谨、周全和细心的。在生活中,他又是一位暖心的大叔…… 李超是一个特别谦逊的人,周旭告诉记者,医疗队有很多次推优、推先进的机会,李超总是第一个“礼让”。他说,要都给到一线真正付出的队员们。 为了保护队员,他在会上一直跟年轻队员们强调:“感控是重中之重,89名队员遵守感控流程和原则,只要有1个人出了问题,其他所有人的努力都会前功尽弃,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队员的坚强后盾。” 医疗队到达赤壁开始上岗后,第一批队员两名护士进病房,李超带着周旭和一位副队长,一直等到凌晨两点,守候在驻地酒店门口迎接他们下班,嘘寒问暖。 在ICU抢救重病人时,他总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队员进入病房做康复治疗前,他都要一一嘱托。 有一位队员可能职业暴露时,他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并安抚。 在队员生日时,送上祝福。 在第一时间得知队员何美娇爸爸去世时,为了有最恰当安慰陪伴的方式,李超每一个细节的安排,都井井有条,非常到位。 在队员们完成援鄂任务回昆集中休养期间,他也没有闲下来,积极安排队员体检,组织心理筛查,甚至联系帮队员理发事宜,事无巨细…… 李超带着这个来自8家医院89人的队伍,用他最质朴的方式,感动和温暖着队员们。 “我‘超’级思念赤壁人民” 这次赤壁之行,让李超感受颇深。他说,云南医疗队只是做了分内的事,但赤壁市委市政府、赤壁人民给了医疗队太多关心厚爱、支持帮助,让他们虽然远离家乡,但仍然感受到了无处不在的“家的温暖”和“家的安全”。 他还记得,在赤壁,有位把云南作为第二故乡的退伍老前辈、老军人来捐款。还有寒冷时候送来亲手缝制的拖鞋的大妈,有卖东西坚决不收钱的大姐,有送来亲手制作精美蛋糕的小妹,有行走在路上不时收获的一声声“你们辛苦了,谢谢!”。 离开赤壁时,赤壁人们夹道欢送,那一刻,平时看似冷静和严厉的这位“超级大哥”和“暖心大叔”也忍不住泪水在眼里打转。 他说,到的时候路上看不到一个人,空气里都弥漫着不安的气息。“那时候,我就后悔我们来晚了!”李超之前一直内疚。离开时,站在同样的位置再看一眼这座城,路上的行人、街头的车辆、路边的商铺,感觉自己没有白来。 那天去赤壁三国古战场,李超内心说了一句:“我们和赤壁人民有着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的血脉亲情,感恩赤壁人民,我‘超’级思念赤壁人民……” 本报记者 李荣 杨峥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