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德斌 “你有涨价的权利,我也有不消费的权利”,任何一个企业的调价行为,都不是随心所欲能够实现的,最终都要服从于市场选择。 “报复性涨价”刚开始没多久,餐饮行业似乎又掀起了“道歉式上热搜”的热潮。海底捞10日道歉的热度还未散去,11日热搜榜上又见“涨价、道歉”的关键词,这次的主人公是同为明星企业的西贝莜面村。记者走访昆明多家餐饮店铺,查看美团等外卖平台,涨价现象并不少见。在晚报官方微博上发起了相关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75%的市民不能接受涨价。 “报复性消费还没来,报复性涨价先到了”,多家知名连锁餐饮企业的涨价行为,引起了众多消费者的不满,纷纷在网上曝光、吐槽,认为企业借着复工的名义,想通过涨价回补疫情损失。而今,餐饮企业又排队道歉,撤回涨价决定,并将菜品调回原价,再次上了头条。看似在舆论压力下的道歉,其实跟之前的涨价行为一样,都是企业在权衡利弊后,根据市场变化做出的选择。 比如海底捞几乎年年都在涨价,此次涨价也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只是时机不恰当,正好赶上疫情复工期间,很多零售企业为了吸引消费者、刺激消费,纷纷采取了降价、打折促销,各地政府也在发放消费券,逆势涨价就有些碍眼了。 餐饮企业处于市场自由竞争状态,行业淘汰率很高。海底捞、西贝等能够保持扩张发展,经常面临顾客排队的现象,显然是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吸引力,也就掌握了市场定价权。不过,海底捞、西贝等虽然在餐饮行业的知名度很高,但其实市场占有率非常低,行业进入门槛低,市场竞争对手也很多,随时都可能被其他企业超越。因此,餐饮企业在涨价过高后,将面临被消费者“用脚投票”的结果,一般都会非常谨慎调价。 此次不少餐饮企业涨价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疫情令其经营受损,部分企业面临生存危机,急需弥补经营收入损失,就采取了涨价策略。然而,出乎他们的想象,市场的反应非常激烈,消费者普遍抵制涨价行为,说明其贸然行动不适宜,部分门店已经面临顾客减少风险,验证此时涨价背离市场需求,只得采取公开道歉、调回原价的公关手段,以期获得消费者的谅解。 需要看到的是,在此次涨价、道歉的风波里,监管部门并未出面干预,压力来自于市场,以及社会舆论和消费者参与讨论,企业根据市场变化而做出的应对措施,亦应归属于市场行为。这其实就是市场的规律,“你有涨价的权利,我也有不消费的权利”,任何一个企业的调价行为,都不是随心所欲能够实现的,最终都要服从于市场选择。 (相关新闻见A06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