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4月13日 星期一
第A14版:时 评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20年04月13日 星期一
社论速读
别让网络收养变成 性侵儿童犯罪温床

    如今,“高管性侵养女案”仍在发酵中。继两家上市公司与鲍某某紧急切割后,4月11日凌晨,微信公众号“烟台公安”发布警情通报称,“关于一女子控告鲍某某性侵一案”,正在“进行全面调查”。而在舆论对此案的种种追问中,被诟病已久的网络收养问题也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新京报评论:此番,面对舆情迅速升温,当地警方成立工作专班、商请检方介入、展开全面调查,无疑有助于排除各种干扰、查清事实真相、打消公众猜疑。不仅如此,以个案为契机“顺藤摸瓜”,更有利于避免长期处于灰色地带的网络收养,变成性侵儿童犯罪的温床。

    虽说不能断言,只要是网络收养就一定违法违规,但这种打着自发自愿招牌的收养途径,从来就跳脱于我国收养法规之外,天生带有极大的安全隐患。翻看报道,有的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收养行拐卖儿童之实,将孩子明码标价数万元、十数万元不等。在网上搜索“收养网”“孤儿网”等类似关键词,不乏民间收养网站、论坛或聊天群,甚至“送宝”“领宝”“代办出生证”各要素一应俱全,形成一条“产业链”。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柔弱无靠的他们,理应拥有最为安全的屏障。近年来,针对网络收养暗流涌动、违法犯罪日益泛滥的实际,有关部门也加大了打击力度。比如,成都某男子通过“圆梦之家”网站发布信息,称“送养”自己的女儿。办案机关介入后,迅速查清犯罪事实,最终成都市青羊法院以拐卖儿童罪,判处其有期徒刑5年半。

    回看这起沸沸扬扬的“高管性侵养女案”,有关部门有必要查个水落石出,如果鲍某某确有性侵未成年人等犯罪事实,就必须尝到自酿的违法苦果。此外,更应“举一反三”,查清是否存在“网络收养”乱象,对那些披着合法外衣、实为买卖儿童的不法分子,以及网站、论坛、聊天群,必须以雷霆之势“荡涤污垢”,还网络空间以风清气朗。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