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昨日云南省人民检察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9年3月到今年5月,全省检察机关共收到人民群众信访23421件;全部都做到了在7日内“应回尽回”“能回尽回”,7日内程序回复率100%。符合受理条件的信访事项及时导入检察机关程序,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率99.3%。 2019年3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向全国人民作出庄严承诺,要求检察机关将心比心对待群众信访,建立群众信访7日内程序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制度。这也是检察机关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的一项重大举措。一年来,云南省检察机关强化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压实工作责任,狠抓工作落实,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同时,全省检察机关及时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回应社会热点问题,专项活动开展取得实效。一是开展涉非公经济案件立案监督和羁押必要性审查专项活动。2019年7月至2020年3月专项活动开展期间,全省检察机关共办理涉非公经济立案监督和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线索76件。其中,立案监督案件线索23件,决定立案办理10件,监督纠正办案机关违法行为16件,纠正率69.57%;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线索53件60人,决定立案办理47件54人,提出变更强制措施建议30件35人,被采纳27件30人,采纳率85.7%;二是开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专项监督活动。与省司法厅、省律师协会多次进行会商研究,建立健全了侵犯律师执业权利控告申诉案件信息共享制度,改进完善了值班律师工作制度。2019年7月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已经监督纠正了16件阻碍律师行使执业权利的案件;三是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助力脱贫攻坚。2019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受理国家司法救助申请1219件,决定救助1106件,获得救助人数1525人。其中,救助贫困家庭464户,救助贫困人口660人,向涉案贫困当事人发放国家司法救助金642.35万元。 下一步,云南检察机关将进一步巩固深化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制度,通过加强释法说理工作、压实信访首办责任、全面推行院领导办理信访案件等举措,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公平,感受到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本报记者 林舒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