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你涉嫌洗黑钱,我能帮你‘洗白’。别问我为什么能做到,毕竟我是××公安局的警察。”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这就是“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典型的开场白。前两天,昆明的罗女士就接到这样一个电话,骗子在手机里“谈笑风生”,她顺手发了个微信,没想到这个小动作帮自己守住了岌岌可危的钱包。 “我是不是遇到骗子了?他都跟我说了快两小时了。”6月21日15时左右,盘龙公安分局东华派出所“席子营沿街商铺”微信群里一家店名叫“荟仙芝”的老板微信@了席子营社区辅警李瑞麟。罗女士说,给她打电话这位自称是深圳盐田公安局民警。这个“民警”上来就说罗女士的身份证被盗用,涉嫌洗黑钱,为证清白需要转50万元到指定账户上。令人着急的是,罗女士已按照对方指示将手机安全防护卸载并安装了对方发过来的软件,现在对方正要求她把钱转过去。辅警李瑞麟立即将此情况汇报勤务指挥长,并告知罗女士“千万别转,等我们来处理”。 由于罗女士的电话一直处在无法接通状态,值班室辅警何浩迅速赶往罗女士的店铺,但店铺门关着。何浩多次拍打卷帘门后,罗女士才把门打开。而直到这一刻,罗女士都没法挂断电话,对方还在喋喋不休地说服她转账。辅警何浩立即让罗女士停止一切操作并将其带回派出所做进一步处理。 经了解,罗女士的手机已被对方植入了木马,电话打不进去,银行卡也被冻结,对方甚至传了“警官证和法院文书”的照片过来。 想到差点被骗,罗女士觉得好险。多亏自己发了个微信,民警也及时阻止,才没有酿成大错。 警方提醒 公检法机关办案会当面向涉案人出示证件或相关法律文书,不会通过电话、QQ、传真、网页等形式办案。公检法机关不存在安全账户或者核查账户,更不会让公民提现转账汇款。市民要保护好个人信息,特别是银行卡号密码、U盾相关信息,千万不要透露给陌生人。电信、医保、公安、检察部门不会相互转接电话。如果被骗,请及时报警。 本报记者 刘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