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以人为本就是承认学生的差别性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官渡实验学校是由上海师范大学与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合作办学、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承办的一所涵盖小学、初中的9年一贯制寄宿学校,是昆明市“三名工程”引入的首批上海名校。张正之介绍,在引入“名校名师名长”的同时,还将加入两个“名”,一个是名课程、一个是名学生。 “上海师大附中不断追求卓越、进取,是教育学改革中的先锋。上海师大附中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重视美育,发展成为了现在的景观文化课,让学生在活动中有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来认同正确的价值观,再把这种认同构建到自己的认识中去,这就叫内化,这样的德育工作才是有效的德育工作。”张正之说。 在课程方面,上海师大附中把课程作为学校理念的载体,让学生有选择的时间和空间。张正之介绍,早在20世纪90年代,上海师大附中就开设了一百多门选修课。除了完成国家和地方课程,学生还可以选择满足自己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特长的一些课程。“一个合格的学生,要全面发展,同时要有特色。在知识方面有特色、在个性方面有特色,有自己的特长。” “学校以人为本,就是承认学生的差别性,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还要做到因人而异。素质教育是个性化的教育,教学中注意了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性,注意了自己学校群体和其他学校群体的差异性,形成适合自己学校、适合自己学校学生的课程和教育方式方法,这是建设名校、建设名师资队伍很关键的问题。”张正之说。 教师的职业专业和学科专业相辅相成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官渡实验学校位于官渡区环湖东路滇池福保半岛,学校建成后,将列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基础教育集团的核心成员学校。今年9月即将开学,目前,一支来自上海、云南乃至全国的专业成熟的师资队伍已经招聘组建完成。 张正之介绍,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官渡实验学校在选拔教师过程中,很看重教师的基本素质和专业发展。“教师队伍的专业,有两个专业。第一是教师作为教师,该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第二是本学科的专业水平。家长更看重后一个,但其实教师的职业专业和学科专业,两者要相辅相成。所以在招聘教师的过程中,我们两个都很看重。” 张正之表示,学校将来要打造的一支教师队伍,是希望他们能不断发展。“在开学之前,所有招聘的教师都会到上海培训一个星期。在那里听上海教师上课,每个教师也要在上海面对学生上课,有专门的专家型、有经验的教师对他们进行点评。但教师最重要的发展途径还是在课堂教学当中,从时间上来说,教师上班的时间大部分是在课堂。另一个方面,要求教师在课程建设中发展,教师对课程要有全面的了解,要能够不单是在课堂里完成学校布置的国家课程、地方性课程任务,同时要能够对本学科或感兴趣的学科创设一些课程。” 希望办成一所昆明人人向往的学校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省外名校在昆明落地。如何让优质教育资源更好地在昆明本土落地,规避“水土不服”问题?张正之说,集团已经在多地办了学校,到昆明来前期也花了很多时间,到昆明多所学校进行了了解。“在各地办学校,‘基因’其实都是一样的,要做到‘水土服’,怎么完成和最后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学校要有一个总体的想法。” 张正之说:“一所学校要在社会上有良好口碑,是一个长期过程。9月即将开学,很短时间内很难讲‘水土服不服’,但长期来看必须要‘水土服’。也就是说,一方面要以本地教师为主,另一方面学校和教师都要根据本地孩子的情况,来设计教学方式方法。本土‘服不服’的问题,切身到每个教师个体,我们会从教师队伍抓起,也会从管理方面看怎么样做得更人性化。” 张正之表示,没有最好的学校,只有最适合的学校。“一所学校适合一个学生,就是让这个学生觉得在这个学校能够实现自己的个性发展,也就是我们提出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师生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对于招进来的学生,我们会花比较多的时间让他们基本上达到比较一致的水平,然后再在教学中继续提高。我们想要用比平均学习时间更少的时间,来完成比平均学业水平更高的质量。” 作为校长,张正之表示,希望把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官渡实验学校办成一所昆明人人向往的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