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8月05日 星期三
第A15版:时评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20年08月05日 星期三
为现代化经济体系打上“云南”烙印

    本报评论员 吴龙贵

    《决定》立足省情,精准研判省情和国际形势,找准云南在全国发展中的坐标和方位,顺应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大势,为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打上了鲜明的“云南”烙印。

    日前,云南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决定》明确,云南将大力培育万亿级、千亿级产业,推动云南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为推动《决定》贯彻落实,省政府即将印发配套政策即《产业发展“双百”工程实施方案》,把产业发展的任务具体到企业和项目,以便更好地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决定》立足云南省情,站在全局性的战略高度,锚定云南未来发展的航向,明确将云南建设成现代化经济强省的总体目标。《方案》则以《决定》为基础,勾画出更为细致、更具操作性的实践路径。点面结合,宏大与务实共存,彰显出省委、省政府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锐意打造强省战略的信心与决心。

    按照《决定》的三步走战略,云南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大致进程是:到2025年,现代化产业体系骨架基本形成,万亿级支柱产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地位全面确立,千亿级优势产业培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30年, 5个支柱产业和8个优势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到2035年,形成开放共赢、内外联动、扎根云南的产业链全球布局,云南现代化产业强省地位基本确立。

    至此,云南未来5年、10年、15年的发展脉络和前行方向,已经清晰可见。对云南经济来说,这是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充满挑战,更不容错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对于何为现代经济体系,其实有着不同的解读。但万变不离其宗,质量和效率始终是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指标。《决定》以此为出发点和战略方向,立足省情,精准研判省情和国际形势,找准云南在全国发展中的坐标和方位,顺应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大势,为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打上了鲜明的“云南”烙印。

    《决定》将重点放在绿色和特色两方面。云南地处彩云之南,气候、环境、生物资源得天独厚,这是云南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决定》重点培育的5个万亿级和8个千亿级产业中,旅游文化、高原特色农业、健康服务业、生物医药等产业,便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色。

    把握比较优势,关键在于把生态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能源优势,真正意义上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决定》结合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既抓住烟草、房地产行业等传统优势项目不放松,同时涵盖生物医药、高科技、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整体布局上占领了战略高位。

    2019年,我省经济总量达到2.32万亿元,不仅在总量和速度上实现了新的跨越,而且发展的质量也实现了大幅提升。

    这是云南经济的基本方面。一方面,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取得突破,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另一方面,基于产业特点和区位优势,云南仍然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动力。

    在此基础上,《决定》提出重点培育5个万亿级和8个千亿级产业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构建迭代升级的产业体系,并强势提出到2035年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有着强大的心理底气和现实支撑,是一项既高远又务实的战略决策。

    (相关新闻见A04-05版)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