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10月29日 星期四
第A14版:时 评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20年10月29日 星期四
读者来论
“抑郁症纳入学生体检”打破心灵枷锁需温柔相待

    □ 杨朝清

    近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今后高中及高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受访的广州教师表示,此举可以让学校提前筛查、提前预防、提前干预青少年抑郁症,同时学校也将加强心理教师队伍建设。(10月28日《广州日报》)

    前不久,笔者意外地收到了一位学生家长的微信消息,这位母亲告诉我,女儿的抑郁症已经痊愈。本科毕业两年多,女儿不仅找到了一份好工作,也谈了恋爱进入了谈婚论嫁的阶段。分享这个故事是想说明,抑郁症并没有那么可怕,只要多方形成合力,抑郁症也可能被打败。

    “抑郁症纳入学生体检”的制度善意,在于通过对学生的心理和精神状况进行体检,从而防治结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实际上,许多高校在新生入学之后不仅会进行身体健康层面的体检,也会进行精神健康层面的体检。“抑郁症纳入学生体检”将这项工作前置到高中阶段,显然是一种进步。

    从精英人物的陨落,到普通人的崩溃,无数的悲剧都在说明,抑郁症并非一时一事的困顿,而是一种需要被正视的精神疾患。目前,家长、教师和公众对抑郁症的认知,还存在着偏差与错乱:面对抑郁症病患,一些人非但没有给予及时、足够的理解和关爱,反而给予了傲慢与偏见、歧视与社会排斥,让抑郁症患者承受 “二次伤害”。

    抑郁症的成因错综复杂,每一个病患都承受着不为人知的压力和痛苦。不论是学业焦虑和就业压力,还是恋爱和社交受挫,抑或早年的心理阴影,找不到心灵钥匙的高中生和大学生,难免会陷入困境、走向封闭,在抑郁症的泥沼中难以自拔。通过“抑郁症纳入学生体检”,让抑郁症能够防治结合,让病患得到“温柔相待”,有着良善的初衷。

    “抑郁症纳入学生体检”要将好事做好,既需要做好教育公平,也需要人文关怀。一方面,抑郁症病患在升学、就业等方面不能被区别对待,要用教育公平点亮希望之灯;另一方面,要切实做好隐私保护,避免对抑郁症病患“雪上加霜”。说到底,“抑郁症纳入学生体检”为的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而不是将其作为一种区隔和排斥抑郁症病患的一种手段。

    英国诗人弥尔顿说,“心灵建造了天国,也建造了地狱。”抑郁症病患打破“心灵的枷锁”,既需要他们的“自我救赎”,也离不开医务人员、心理教师、家长和其他人的关爱和温暖。正视抑郁症,给予病患以实实在在的关爱与社会支持,让他们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善意与温暖,有助于让他们的精神世界早日恢复健康。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