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10月29日 星期四
第A15版:副 刊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20年10月29日 星期四
掌 故
古代的“大人”

    □ 王吴军

    唐朝及其以前的时候,只有那些有德有才之人和父母长辈,才被称呼为“大人”“先生”,也就是说,当时老百姓和下属称呼那些当官的人和顶头上司,不是称呼其“大人”的。唐朝以后,子之于父则称“家大人”“尊大人”,“大人”这个词则用来称呼当官的和顶头上司。

    在《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范滂曰:“惟大人割不忍之恩。”这里的“大人”是称呼母亲的。同样在《汉书》中记载说,疏受叩头说道:“从大人议。”这里的“大人”是称呼叔父的。唐朝的时候,有大将郭子仪应回纥大人之战的史实,这时的“大人”仍是伟望之称,非指官禄而言。到了宋元之世,才渐渐称呼达官贵人为“大人”。

    明朝的《觚不觚录》中记载说,当时三司见督抚称其为“老先生”,见巡按称其为“先生大人”,颇似清朝的中堂、将军,不以“大人”两字为重。

    清朝中期,京城中做官的上书房大臣、都统、尚书、侍郎、卿寺、学士、堂上官都称为“大人”。而那些京城中的中允、洗马、赞善、巡城御史、掌科给事等官吏,在各自的衙门内也都被称为“大人”,出了各自的衙门则不再称“大人”。在京城之外做官的文职官员如督抚、学政、织造、监督、司道都被称为“大人”,武职官员如提督、副都统、总兵、城守尉也都被称为“大人”。

    清朝时经常陪伴皇帝的大臣多是王公兼任的,这些人不称“大人”而称位号,其无世爵者,则是用满语称之为“郭什谙班”。当时的大学士称为“中堂”,将军称为“将军”,似是不以“大人”这两个字为极尊之称。

    清朝初年,圣旨中称呼内务府大臣为“内府大人”,是以后来清朝的那些人役仍称呼内务府为“大人衙门”。

    其实,在清朝初年,在京城之外做官的官员,不论级别多高,即使是一省督抚,若没有做过钦差大臣,是不能称为“大人”的。康熙年间,山东省济南城西关的王公祠是清朝山东巡抚王国昌的祠堂,里面的牌位上写的是“山东巡抚王大老爷国昌之位”,只是称为“大老爷”,却不能称为“大人”。当时,济南朱氏家所藏的其先世闽督公朱宏祚任广东巡抚时的诗词册子,也称为“巡抚广东朱大老爷”,不能称为“大人”。依然是在康熙年间,山东高唐的路上有一旧碑,上面写的是“布政司熊大老爷”,不能称为“大人”。

    清朝中期,各省的道员已称为“大人”,各府各厅各州的官员都称为“大老爷”,知县则称为“太爷”,写在文件上则把知县称为“太老爷”。

    清朝咸丰年间,知府多加运使、道员的职衔,他们则称为“大人”。甚至有未加衔的知府,属吏也媚称之为“大人”。知县则是无不加衔,无不称“大老爷”。

    到了清朝末年,副将渐渐被称为“大人”,守备称为“总爷”,兵丁也称为“将爷”,什长、传号,也称为“掌家”。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