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祥海 鲁迅好美食。在“五四”诸贤,民国吃家中,是有鲁迅一席之地的! 鲁迅对中国古籍有关饮食的著作,也颇有涉猎。如《礼记》《酉阳杂俎》《随园食单》《饮馔正要》等都曾阅读过。他在教育部任职的那些年,亲朋好友,迎来送往,几乎吃遍了京城有名的饭馆。鲁迅不仅会吃、能吃,还亲自下厨实践,也是做菜的能手,其中“清炖火腿”即是他的拿手菜。 鲁迅喜欢吃火腿。1929年他由上海回北京探亲。5月22日在给许广平信中提道:“云南腿已经将近吃完,是很好的,肉多油也足,可惜这里的做法千年一律,总是蒸。听说明天要吃蒋腿了,但大约也还是蒸。”火腿又称火肉,也叫兰熏或熏蹄。原产浙江金华一带,后传往各地。一般选用皮薄骨细,筋多肥少,肉质细嫩的猪腿做原料。经修坯、腌制、洗晒、整形、发酵、堆叠、分级等十余道工序,经冬过伏,历时十月制成。除金华火腿外,著名的还有云南火腿,浙江蒋腿等。 有一次,鲁迅把孙伏园送他的一块火腿收拾好,用干贝清炖,并邀请好友川岛来吃晚饭。大家蘸着胡椒,香润可口,吃得不亦说乎,觉得这才是正宗的“清炖火腿”。鲁迅介绍这道菜的做法时说:“干贝要小粒圆的才糯。炖火腿的汤,要撇去浮油,功用和鱼肝油相仿。”从这道“清炖火腿”可以看出,鲁迅做菜的确“有一手”。要知道,收拾火腿就很费劲的,鲁迅不仅能收拾,还配佐料,且顾及到它的营养价值及功用,炖的火候也掌握得恰到好处。 1935年,鲁迅写了历史故事《采薇》,文中写到伯夷叔齐把薇菜做成烤薇菜,薇汤,薇羹,薇酱,清炖薇,原汤焖薇芽,生晒嫩薇叶……虽然因为在山上买不到酱油,做不出红烧、红焖、红炖之类的“薇菜”,但那样式也够多的了。从中,也可看出鲁迅对烹饪之道,也是颇有心得。难怪当1927年10月,他到厦门大学任教,给友人信中说:“厦门人似乎不大能做菜,倘不自做菜吃,怕有‘食不下咽’之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