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祥海 苏轼好美食,“东坡肉”“东坡肘子”等,冠绝古今。其实,苏轼对素菜也颇有研究,且有自己独特的素食理念。他说:“夫已饥而食,蔬食有过于八珍。”其有诗曰:“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在他看来,蔬菜比鸡鸭鱼肉还要味美。 山间野菜,苏轼吃出了别样的美味。苏轼深爱来自故乡眉州的“元修菜”,作《元修菜》一诗。其序云:“菜之美者,有吾乡之巢。古人巢元修嗜之,余亦嗜之。” 其诗曰:“我老忘家舍,楚音变儿童,此物独妩媚,终年系予胸。”可能源自故乡的味道,此菜苏轼终生挚爱。 丰湖边上的藤菜,苏轼把它比作杭州西湖的莼菜:“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东坡喜食笋,其“东坡笋”,色泽明丽悦目,形似金钱,脆嫩鲜美。杞菊巢菜菖蒲,苏轼用以果腹充饥,“嚼吃草木”,“气味苦涩”,然苏轼却达观待之,甘之如饴。 在苏轼众多的素菜中,“东坡豆腐”,名闻遐迩,至今仍是川菜系名肴之一。其做法:将豆腐切块,沾些许盐和面粉,放入油中炸成金黄色捞出。然后加入葱、姜、料酒、香菇、冬笋、火腿,翻炒后添上半勺汤,再将先前炸好的豆腐放入,用小火煨焖,最后用大火烧干汤汁,出锅装盘即成。此菜取材便利,味道鲜美,很快流传开来,后入南宋林洪所撰《山家清供》。还有,把米饭与菜羹同煮,饭菜合一,也是苏轼的独创;“忘口腹之为累,以不杀而成仁”,遂成著名的“东坡羹”…… 苏轼大半生漂泊江湖,虽有美食之好,但毕竟条件所限,他风晨月夕,杖履野步;扁舟草履,放浪于山水间;吃大鱼大肉时少,伴蔬食野菜时多。不管何种境遇,苏轼皆安于蔬食,山间草木,入嘴为美食,出口皆文章,说苏轼是“素食达人”也可谓实至名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