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12月23日 星期三
第A14版:时 评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09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20年12月23日 星期三
媒体观点
“两头婚”真的是两全其美吗?

    □ 土土绒

    近年来,在江浙一带悄然兴起一种新的婚姻形式——两头婚,这种婚姻既不属于男娶女嫁,也不属于女招男入赘。小夫妻成家后依旧与双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们一般会生育两个小孩,第一个随父姓,由男方抚养为主,第二个随母姓,由女方抚养为主。在两头婚家庭里,没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对爸爸妈妈的父母都叫爷爷奶奶。

    这种婚姻模式在网上引起了强烈的争议,有网友觉得非常公平,而另一些人则直斥“两边都昏了头”。根据专家对“两头婚”的研究,这种形式解决了经济富裕地区少子化带来的“问题”,使得婚姻“矛盾越来越少了”。

    的确,中国人一向重视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父母希望子女陪伴在身旁也是人之常情。只不过,在现代社会,这种愿望似乎变得越来越奢侈。一方面,当前社会的适婚青年大多是独生子女;另一方面,小夫妻成家后,离开父母生活也成为普遍做法。

    那么年轻夫妻如何陪伴父母,陪谁的父母,就成了大问题,“过年回谁家”一个问号就足以引爆家庭矛盾。尤其是在传统婚姻模式下, 女方家长往往更会觉得女儿是嫁到了别人家,因而感到“后继无人”甚至“晚景凄凉”。

    那么,两个家庭“不嫁不娶”“两家拼拼”的“两头婚”,兼顾了双方的利益和感情,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显得更为公平。其次,不收彩礼、不要嫁妆,生下两个孩子分别继承双方的财产的做法,也让这类婚姻在经济上更为单纯,不易产生经济纠纷。

    此外,愿意让其中一个孩子跟着女方姓,这样的男方家庭一般也算比较开明,遇到问题比较好协商。因此,“两头婚”在经济富裕地区的兴起,自有其道理。

    当然,没有一种婚姻模式是完美的。“两头婚”虽然对双方父母来说更为公平,但是在这些案例中,父母辈显然掌握了主导权,生几个孩子、在哪里住、财产如何分配等,都是老一辈在决定。作为婚姻当事人的小夫妻,声音却显得非常小。年轻人到底是怎么想的?是乐于接受,还是无奈选择?婚后还住在父母家,是经济独立,还是安心“啃老”?这些问题,都值得追问。

    此外,“两头婚”表面上兼顾了各方利益,实际上有一个人的选择权却被悄然削弱了,那就是婚姻中的女性。要一个年轻女性结婚前就下定决心,婚后生育2个孩子,这并不容易。万一身体条件不允许呢?万一想追求自己的事业无暇顾及孩子呢?女性是为了生育付出最大成本的一方。不排除很多女性愿意多生育,但是,对于不愿多生的那一部分,她们的意志也应该得到尊重,不能被家庭、家族利益所绑架。

    最后,在“两头婚”模式中,年轻夫妻似乎与父母的联接更为紧密,互相之间的关系却可能相对疏远。比如长期与父母共同生活,缺乏两个人单独相处的空间,可能会影响夫妻感情。在一些案例中,夫妻双方甚至分别居住在各自父母家,这样的婚姻就接近“形婚”了,更加令人难以理解。

    托尔斯泰说:“婚姻的全部含义,蕴藏在琐碎的家庭生活中。”说到底,结婚就是两口子在一起过日子,晚上吃什么饭,桌布选什么颜色……正是这些微末小事,拉近了双方的距离,构建起了夫妻的共同记忆。

    父母辈的过度介入和主导,则难免让人担忧这类婚姻的感情基础和长期维系。当然,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要不违背当事人意愿,我们不妨静观“两头婚”的尝试会如何发展。

    据光明日报微信公号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