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由云南省委网信办主办、云南法治网承办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采访活动走进昆明市市场监管局。记者从昆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昆明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受理办结线索301条,受理办结“三书一函”函件251件,吊销营业执照21户,进行任职资格限制3145人次,协助司法机关冻结股权1303亿元。2020年1—11月,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查办市场流通领域违法案件1830件,罚没金额4733.6万元。 畅通投诉举报渠道 昆明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该局突出重点领域,扎实推进专项整治。 据悉,2018年—2020年11月30日,12315投诉举报中心共接听登记涉黑涉恶投诉举报咨询1342件,其中投诉信息135件、举报信息590件、咨询617件,投诉举报信息主要以包治百病等虚假宣传、夸大宣传向老年人销售保健品、医疗器械等行为。 针对投诉举报反映相对集中的领域,昆明市局组织开展了保健品专项整治、打击非法传销专项整治工作。发挥市场监管部门直接面向群众的优势,提高群众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知晓度。 全市集贸市场设立投诉举报箱1040个,明确专人管理,定期收集群众举报,经过筛查,对通过举报箱举报的2条涉黑涉恶线索进行了移送。在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累计发放宣传折页、张贴海报、悬挂标语横幅、播放LED滚动标语30万份/次;向市民发放公开信2.6万份,向全市企业发放公开信13.2万份。 持续推进“打财断血”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昆明市市场监管局抓实集贸市场治理,让行业清源落实在惠民上。同时,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与日常监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针对集贸市场“脏乱差”沉疴旧疾开展系统整治,共办结集贸市场、批发市场领域线索38条、“三书一函”函件9件。 昆明市市场监管局将主城区集贸市场整治提升改造列入市政府“惠民实事”和三年提升改造计划,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1亿元资金专项用于集贸市场改造提升及建设管理,目前完成改造提升119个,新建扩建23个、取缔关闭24个、收购回购2个。 针对短斤缺两问题,全市集贸市场新设立公平秤733台;针对群众关心的价格问题,建立重点时段价格检查日报制,实时掌握市场价格情况。 昆明市市场监管部门始终坚持行业治理和“打财断血”同步推进,2018—2020年累计限制失信被执行人担任法定代表人、公司董监高3145人次,根据公检法查办的涉黑涉恶案件,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吊销涉黑涉恶企业营业执照21户;3年来,昆明市有在列经营异常名录企业34578户,协助司法机关冻结股权5266件,涉及股权金额1303亿余元。本报记者 费丹艺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