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0—3岁的托育服务目前处于“三不管”局面。对此,民盟昆明市委员会提出《关于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支持学龄前幼儿托育服务发展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中指出,鼓励和支持公立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向下延伸,开展幼儿园托幼一体化探索。 托幼行业标准缺失 目前昆明市幼儿园只招收满三周岁的儿童,只有少数几家早教中心接收18个月以上学龄前儿童托育,其他部分托育机构只接收两周岁以上学龄前儿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出于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需要,教育子女必然要从以传统家庭为主转为以学校教育为主,2—3岁学龄前儿童的托育服务成为城市大部分双职工家庭的刚性需求和现实难题。 据调查,现有婴幼儿托育行业存在多方面问题:缺乏行业标准,缺乏资质审核、收费标准、场地设施规范及经营管理相关政策,托育服务事业发展无章可依,处于自发状态;行业缺乏严格的专业人员准入标准和明确的服务制度规范,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缺乏明确的监管部门,0—3岁的托育服务目前处于“三不管”局面。 探索科学托育模式 《建议》指出,卫健部门整合有关资源,加强调查研究,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的经验和本地实际,制定昆明市托幼服务的行业标准,对托幼机构办学准入、师资条件、经费收取标准、教学规范、行业自律、监督管理等进行明确规范,促进规范化管理。支持主办主体遵循婴幼儿成长特点和规律,探索3岁以下儿童科学托育模式。对部分早教机构加强常态化的监管。 政府、社会和个人多方投入,鼓励和支持公立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向下延伸,开展幼儿园托幼一体化探索,创办接收3岁以下儿童的托班,可以酌情先尝试向下延伸接收2—3岁的儿童,满足一部分托育需求。同时,通过购买服务、减免税收、提供办学场地等优惠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开办托幼机构。 建设优质托育服务人员的队伍,严守师资入口关。根据2—3岁学龄前儿童的托育实际,开展“育婴师”培训,鼓励、引导社会闲暇和居家妇女参与,并对取得资格证的优先推荐上岗,解决育龄妇女就业难题。 本报记者 张勇 夏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