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1年06月25日 星期五
第A13版:副刊    
       
版面导航

第A01版

第A02版

第A03版

第A04版

第A05版

第A06版

第A07版

第A08版

第A10版

第A11版

第A12版

第A13版

第A14版

第A15版

第A16版
2021年06月25日 星期五
峥嵘岁月
“鸡毛大雪”

    □李汉忠

    在上襄阳师范之前,我就喜爱相声节目,当观看到那种特别幽默风趣的表演,我会兴奋不已,甚至浮想联翩。特别是马季、唐杰忠等老一辈艺术大师的相声段子,是我的最爱。当遇到知音时,会一起激情模仿。当时流行的《友谊颂》《嗽叭声声》等相声,我都能倒背如流。进入襄师后,我清晰地记得,一次古驿区文艺宣传队专程来学校慰问演出,其中有一个对口相声节目:名为《学文化》。因为喜欢、专注度高,我只听了一遍,就能背诵甲乙双方的台词,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为迎接一九七四年的校园联欢晚会,学校规定每个班都必须出节目,表演形式不限。班主任张传刚老师可能觉得歌舞等常见类节目学校以前都有演过,想让我们班来个新颖点的节目,于是挑我与叶道富两个小矮个,排练一段“新气象”的相声,我逗哏他捧哏。经过张老师的细心策划、精心导演,我俩积极配合排练,很快就熟悉了“新气象”相声的台风台词。我们的相声节目如期参加演出,我们上台后不慌不忙、吐字清晰,表演幽默风趣,得到了领导和师生的好评。自此之后,每逢校庆日、劳动节、国庆节、元旦节我都要上台表演相声。

    我们班有位同学叫梅一石,是我最要好的同学之一。他出生在襄阳城,从小在襄师院内长大。他中学毕业后和大多数学生一样下乡三年,后来和我一起招进襄师深造。梅一石为人低调、积极向上、聪明能干,且小伙长得帅,是许多女同学心中的白马王子,也是我的相声老搭档,我俩在表演相声时配合得甚为默契。他高我矮、他胖我瘦、他白我黑,是说相声的绝配。之后在襄师学习期间,我俩一直搭档表演相声,直至毕业。

    一九七四年冬季,我们班奉命到襄北和分校的同学汇合,参加分校附近的丹江六干渠的测绘与建设。我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深受启发,回校后起草了一段对口相声,叫《情系六干渠》。大意是我们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既能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也学习了劳动人民战天斗地的精神和本领。梅一石同学看过后,仔细修改了多处台词,创造了许多经典。其中有一个环节我现在还记得一清二楚:描写下雪劳动的场景,当时劳动现场下了小到中雪,我夸张地描写道:人们头顶着“鹅毛大雪”坚持“战斗”。他则将“鹅毛大雪”改写成“鸡毛大雪”,我问他为什么改成“鸡毛大雪”?他说“鸡毛大雪”比“鹅毛大雪”小一点。这样处理,既还原了事实又为后面的包袱埋下了伏笔。我俩都觉得这个包袱设置得好,能起到一定的“笑”果。

    该相声经张老师修改后最终定稿。由于是我们自编自演,排练起来也得心应手,在一九七五年学校迎春联欢会演出之后,再次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作者原工作单位:湖北省随州市五眼桥中学,66岁)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