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     76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在随之而来的东京审判中,中国法官梅汝璈唇枪舌剑最终以一票险胜:将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广田弘毅、板垣征四郎、松井石根等7名甲级战犯送上绞刑架。     “若不能严惩战犯,     惟蹈海而死”     1946年2月15日,盟军最高统帅部根据各同盟国政府的提名任命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11名法官,梅汝璈成为中国代表。面对千百万冤死的同胞,他立誓:“我既受国人之托,决心勉力依法行事,断不使战争元凶逃脱法网!”     1946年5月3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开始对二战中日本首要战犯进行审判,史称“东京审判”。这场审判持续两年多,千余人的证词列举了日本犯下的骇人罪行,东京审判论定:日军蓄意制造南京大屠杀。最终,25名被告被判有罪,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被判绞刑。     把7名甲级战犯送上绞刑架的,正是中国法官梅汝璈。1948年4月,法庭工作进入起草判决书阶段。在梅汝璈的争取下,由中国法官负责起草判决书中有关中国的部分。     梅汝璈在助手的帮助下,在300余页的初稿上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主张判决书中单设一章,对南京大屠杀予以说明,获得了法庭的同意。量刑阶段,法官们对是否判处战犯死刑,产生了很大分歧。     “若不能严惩战犯,决无颜再见江东父老,惟蹈海而死,以谢国人。”梅汝璈忧心如焚,夜不能寐。他与各国法官磋商,经历了多次争论,最后法庭投票表决:6∶5!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等7名甲级战犯被判绞刑。     “忘记过去的苦难,     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梅汝璈一生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和法制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针对日本右翼势力妄图为侵略战争翻案的行为,他曾撰写多篇批评文章。其中,在一篇揭露南京大屠杀罪行的长文中,他写道:“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军国主义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梅汝璈作为亲历者,力图将东京审判如实记录下来。1973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一书尚未完成,他不幸去世。如今,这部书稿和东京审判期间梅汝璈撰写的部分日记均已出版,给后人研究相关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文图据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