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子宫前位是有什么问题吗?”“卵巢内可见一大小约3.3×2cm囊性回声,这是肿瘤吗?”拿到妇科检查报告的你常常被上面的一些专业描述搞得很紧张,但医生却回答“没事”。这些看不懂的专业名词究竟是什么意思?究竟和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关系?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赵重怡就这些经常出现的专业术语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解释。
子宫前位或后位
子宫四对韧带的松紧程度决定着子宫的位置, 90%以上的人群都是前位,少数人为先天性的平、后位,通常对生育并无特别影响。但一些疾病也会使前位的子宫变成平、后位,如子宫腺肌症、剖宫产术后导致的粘连等可导致子宫后倒、拉长。后位子宫对生育的影响主要与其合并的疾病有关,与本身的位置并没有太大关系,一般不需要特别矫正。
子宫内膜厚薄
子宫内膜的厚薄和女性基础的雌、孕激素分泌有关系,不同水平下会有不同的厚度。常规来讲,月经刚结束时是子宫内膜最薄的时期,因此宫腔操作一般会选择在月经结束后3~7天进行,这时出血少,对内膜损伤小。排卵后,孕激素水平升高,子宫内膜逐渐增厚,为即将到来的受精卵准备好一张厚实而舒适的“小床”。而如果该周期没有受精卵形成,随着激素的撤退,这张“小床”就会被撤走,子宫内膜开始脱落,进入下一个月经周期。值得注意的是,正常情况下,功能层内膜在月经期会完全脱落,在下一个周期激素的影响下再次生长起来。而如果功能层内膜不能完全脱落,持续增长,则可能会导致一些子宫内膜增生的疾病。
卵泡数量多少
在窦卵泡期,身体会“募集”一批卵泡进行发育,为该周期的受精做准备。这个时候卵泡的数量可以粗略反映出卵巢的功能。如果在B超下一个卵泡都没有,那可能提示卵巢功能不佳,卵泡在3~5个属于正常范围,超过10个卵泡且呈车轮状排列,那就要结合相关检查排除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
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指的是长出来,又自动会消退的,比如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就是月经周期中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的。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囊肿会自己消退,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但在少数情况下,生理性囊肿也会引发问题。比如大于5厘米的黄体囊肿在剧烈活动下可能发生破裂,导致腹腔内出血,甚至需要手术治疗。而病理性的囊肿,不会随着时间自动消退。通常,在难以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囊肿时,医生会嘱患者3个月后复查B超。以观察囊肿的消退情况并决定后续处理。
宫颈癌筛查结果
宫颈癌筛查的时候,经常看到TCT和HPV这两个词,HPV检测结果可以直观反映是否存在高危或低危的病毒感染,但是TCT报告单上最经常出现的几种状况却很难懂。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表示宫颈细胞学没有发现异常。炎症反应性细胞学改变:这表明可能有相关的宫颈炎或者阴道炎,结合相关的阴道分泌物检查酌情判断。无明确诊断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一方面,不能过度解读,90%的情况中,它代表炎症。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它可能代表宫颈癌前病变。因此,当出现这个检查报告时,不要慌,需要根据HPV结果综合判断,必要时进一步做阴道镜或宫颈活检来明确诊断。
本报记者 闵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