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廷付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我步入了熟悉的车间,却没想到迎接我的是一场争吵。
班长刘翠花的通知仿佛是火星落入了枯草之中,瞬间点燃了平静的工作群。她的新规——管子必须放在三角区,不能随意放置在机台边上或窗户边上,这是为了整齐和效率考虑。但随之而来的是陈嘉玲和马秀英因为管子的使用与归属爆发的冲突。
我在楼下偶然间听到她们的争执,言语间充满了指责和不满。陈嘉玲说她请假期间,刘翠花让马秀英用了她存放在电箱旁的管子,而今晚,陈嘉玲刚上班就发现机器旁边一个管子都没有,所以她气不打一处来,冲着马秀英就发飙了。
陈嘉玲又找到刘翠花,她看到刘翠花就说:“我请假的时候,你叫马秀英用电箱边上的管子,你今天晚上去把她的管子拉两筐给我。”刘翠花答应帮她解决问题,但是她也只有一双手,顾了这边,顾不了那边。她说话的声音好像高了几个分贝,陈嘉玲当场就爆发了。
陈嘉玲指着刘翠花,大声嚷嚷道:“你让别人用了我的管子,你至少给我还回来呀!你又不是我爹,又不是我妈,你凭什么吼我?你把我的管子用了几筐,居然还吼我,你一个班长就了不起吗?”
刘翠花当时眼圈都红了,她张了张嘴,最终还是忍住了。工作的辛苦,生活的不易,在那一瞬间凝结成了尖锐的言辞,划破了夜的宁静。
刘翠花的声音还是在我的耳边响起,她轻轻地说:“她用了就算了,你先好好干活,等我有空的时候一定去给你找管子。”她的话语简单而直接,却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对现实的妥协。“再说了,厂里的管子大家都可以用,这是公共的资源,也不是你的私人财产。在这里,我们都是为了生活而努力的人,没有谁高贵,也没有谁低微。”
陈嘉玲也不再说话,转身去车间里干活了。
我站在车间的一角,看着她们忙碌的身影,听着机器的轰鸣。这些声音,这些身影,构成了我们完整的生活。我想对他们说:我们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的相遇是一种缘分,我们的矛盾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不久,刘翠花又在工作群里发布一条通知:我希望我们的交班能像三楼那样井然有序,那样我们就不会感到那么累。我们应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而不是相互指责和攻击。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我们需要的是团结和协作,而不是分裂和对立。
夜色渐深,我静静地站在窗前,看着不远处灯火通明的街道,回想着刚刚发生的事情,不禁心生感慨。那一刻,我突然想到我虽然是机修工,也是大家庭里的一员,而不仅仅是一名看客。想到这里,我决定去做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
正当我在机器上拔管子的时候,刘翠花来了,她看看我,没有说话,笑了。
我们把管子拉到陈嘉玲的工作区,我笑着对陈嘉玲说:“看看,我们十多分钟就解决的问题,你们居然吵了半个小时。”陈嘉玲听了我的话,也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
通过这件事,我也悟出一个道理。我相信,只要我们心怀善意,只要我们相互理解和支持,我们就能在这个纷扰的世界中找到属于我们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