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时评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热点聚焦]

电商平台取消“仅退款” 并非简单的规则倒退

□ 孔德淇

4月22日起,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全面取消“仅退款”,消费者收到货后的退款不退货申请,将由商家自主处理。“仅退款”在2021年时被拼多多率先推出,后在2024年时被京东、淘宝、抖音、快手等相关平台相继引入,历时4年后被取消。(4月22日北京商报)

“仅退款”规则诞生之初,本是电商平台为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简化售后流程所下的一剂良方。在过去,消费者遭遇商品质量瑕疵、货不对板等糟心事,繁琐的退货流程往往让人望而却步,维权之路充满荆棘。“仅退款”规则的出现,赋予消费者快速止损的权利,极大地提振了消费者的购物信心。一时间,这一规则被视为电商平台服务升级的标杆,其他平台纷纷效仿,迅速在行业内推广开来。

随着时间推移,“仅退款”规则的弊端也逐渐暴露。部分不良消费者嗅到了“商机”,利用规则漏洞,频繁以各种理由申请“仅退款”,甚至收货后也照退不误。一些商家辛苦经营,却因这类恶意行为遭受货款两空的损失,严重打击了他们的经营积极性。更有甚者,个别不法分子将“仅退款”玩成了一门“生意”,形成灰色产业链,扰乱了整个电商生态的健康秩序。因滥用“仅退款”规则,部分中小商家每月损失高达数万元,经营压力剧增。

今年两会期间,国家相关管理部门敏锐洞察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明确表态要对平台滥用“仅退款”规则、损害商家权益的现象进行治理,推动电商平台重新审视规则,寻求平衡消费者与商家权益的新路径。

如今,电商平台全面取消“仅退款”,并非简单的规则倒退,而是基于行业发展现状的理性纠偏。将退款不退货的决定权交到商家手中,是对商家合法权益的有力保障,让商家在交易中有了更多话语权,能够依据实际情况与消费者协商解决问题。这有助于重建商家对平台的信任,激励他们投入更多精力提升商品品质和服务水平,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购物体验。

当然,取消“仅退款”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消费者权益。在新规则下,消费者的合理诉求仍能得到妥善处理。对于商品质量问题,商家依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旦出现问题,仍需积极与消费者沟通解决。同时,电商平台也应持续完善售后服务体系,搭建公平公正的纠纷调解机制,为消费者和商家提供可靠的申诉渠道,确保双方在规则框架内各得其所。

未来,取消“仅退款”有望推动电商行业告别低价竞争、规则滥用的混乱局面,回归良性竞争的正轨。当商家不再为恶意退款而忧心忡忡,便能将更多资源用于产品创新、供应链优化和服务升级,以优质商品和服务赢得消费者信赖,实现消费者、商家和平台三方共赢。

  • “卖掉房产移民”

  • 养老规划变销售套路 如何堵住监管漏洞

  • 电商平台取消“仅退款” 并非简单的规则倒退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