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春晓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故里

家乡春韵

□ 肖胜林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若雨下得足够大,人们的脸上便溢满了笑,晚上,酒喝得也舒畅。雨停了,河沟里的水慢慢涨起来,浅黄的芦苇,浅黄的蒲芽,从水里探出头来。春风暖暖吹着,只几日,蒲苇便比水面高了半拃。

小鱼儿开始在水里欢。鱼小,小到身子只不过针尖粗,小到你得瞪着眼瞧,于是那鱼就被唤作“瞪眼儿”。“瞪眼儿”成了群,靠近岸边,游啊游,不知疲倦。也有懒到极点的小鱼儿,在浅水处,一动不动,阳光照进水里,可以看见这小鱼儿黑黑的身子上几点棕黑的花点儿。

鱼在水里过它们快乐的日子,淘气的孩子却要在它们身上打主意了。偷拿了家里的箩筛,箩筛上面缚了细密的纱网,纱网上又要抠出一个拳头大的洞。嚼几口馒头放进箩筛里,箩筛沉到水里,静等馋嘴的鱼儿自投箩筛。

静等时,就可以看红的粉的蝴蝶成双成对在蒲公英花上蹁跹;也可以看岸上三五株桃花粉红了清静的世界。看够了,就把箩筛提出水面,箩筛里会有不少鱼儿欢蹦着。紫色鳞的鱼最美,只麦穗大。孩子高兴了,大呼小叫的:我捕到麦穗头了,我捕到麦穗头了。“麦穗头”,是这鱼的名字。

松软的土地上,野菜争先恐后地冒出来。茵陈、苦菜儿挖了来,洗净做菜,端上饭桌,是春天里的美味。荠菜说老就老了,挑着白色的花儿,随风摇晃。谁家的媳妇,立在地边,手里拿着提篮,有些失落——她许下好友的荠菜水饺要等明年了。蒲公英成了片,在潮湿的岸沿上黄到晃人的眼睛。蒲公英晒干了,沏水喝,可以败火。

谷雨后,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的是皇席菜。地边沟沿,先是纤弱淡红的模样,十天八天,长到寸把高,淡红也成了深绿。皇席菜味道鲜美,无人不爱吃皇席菜。“一年吃的几口菜,可保一生无病灾。”这菜,专指皇席菜。

村里人们采皇席菜,只掐皇席菜的嫩尖儿。吃也讲究:舀半盆清水,皇席菜倒进盆里,洗净。在开水中焯过,又在清水中泡过大半个钟头,然后捞出来,合了手挤去部分水,放到晶莹剔透的盘中。蒜末儿放进去,还得有半匙的老陈醋,几滴崔家的小磨香油。

饭桌一擦再擦,凉拌皇席菜鲜鲜地摆放到饭桌上。凉拌皇席菜是下酒的好肴。一口醇酒,几口鲜菜,酒不醉人人自醉了吧?

“春雨贵如油”,可是,春天总会下两三场透犁雨。暮春,透犁雨下过,小麦齐刷刷地挺直了腰杆儿,偷偷地打了苞。春玉米种下了,三天五天,嫩绿的小苗儿便在春风里摇曳。傍晚时分,河沟里青蛙欢叫起来。往往是这边先一声咕,那边就一声呱,这边又咕咕,那边又呱呱。咕咕呱呱的声音,随夜风传到小村的角角落落。“青蛙叫在谷雨前,坑坑洼洼好种田”,蛙鸣,在人们听来是欢歌。蛙声中,人们会沏一壶茶,茶香氤氲。喝着茶,闲话儿——扯扯东家的牛,西家的鸡,南坡的地,北坡的田。白天的劳累渐消,便有几分安然。

水一续再续,茶渐渐淡了,窗外蛙声也小了。于是熄灯,睡觉。正是春深夏浅时节,梦来得快。

  • 和顺古镇,极边之最美翡翠

  • 家乡春韵

  • 源自内心的执念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