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公 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云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溪山行旅图》公开展出

7月18日,(北宋)画家郭熙的《溪山行旅图》在云南省博物馆3楼书画展厅公开展出。作为省博万余件(套)书画珍品中的“镇馆之宝”,它距离上次在省博展出已有10年之久。

柔光点亮千年画幅,来自宋元明清的精彩笔墨展卷而出。7月18日至9月18日,云南省博物馆年度重磅特展“心象无界——云南省博物馆藏古代书画精品展”正式展出,郭熙、黄公望、董其昌、八大山人、担当、郑燮、文徵明、祝允明等名家杰作交相辉映,立轴、手卷、扇面、卷轴、册页等多种创作形式令人大饱眼福。

“千百年后,画中花鸟已经不知所踪,但你依然能感受到古人对生命与自然的理解。”据云南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策展人郭帧介绍,此次展览分为“林泉之志”“四时之外”“传神写照”“无形之相”四大篇章,涵盖山水、花鸟、人物、书法四大经典书画门类,系统展现省博物馆藏书画珍品的夺目光彩。

展览全面梳理馆藏书画谱系,精选百余件北宋至清代各时期重要流派与名家的书画珍品,其中最耀眼的“明星展品”,当属两件国宝:(北宋)郭熙的《溪山行旅图》与(元代)黄公望的《剡溪访戴图》。

“中国山水画是古人心灵世界的写照。”郭帧说着,驻足凝视画中岸壁溪桥,展柜前的观众身影与郭熙笔下的旅人重叠,画纸显现一座隐逸人间的心灵归处,人画之间仿佛能跨越时空。

郭熙是北宋著名画家和艺术理论家,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李成、范宽之后的山水画艺术巨匠。虽然画作存世量极其稀少,但由其经验编纂而成的山水画创作论著《林泉高致》对黄公望、倪瓒等后世名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由于宋元山水的珍稀性与书画展品的特殊性,下一次的公开展出遥遥无期,此次展览对书画爱好者与艺术从业者而言,可能是此生唯一亲睹真迹的契机。

全新升级的书画展厅,引入领先西南地区的低反光玻璃展柜与恒湿系统,有效保障书画文物安全。当观众正对展柜前,几乎感觉不到玻璃存在,极大地提升了观众的观展舒适度与拍照体验。

为保护脆弱的书画展品,同时让观众尽可能充分领略馆藏书画精品,此次展览分为两期,两幅宋元名迹分别领衔出场。第一期展出时间为7月18日至8月17日,第二期将于8月19日至9月18日登场,届时将更换90%的展品,接力呈现中国书画艺术的千年脉络。

本报记者 史子昊

  • 5个家庭特别的“毕业礼”

  • 《溪山行旅图》公开展出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